一定要养成定期检查身体的好习惯。定期检查身体,才能及时发现身体病变,及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才能安全地走出亚健康,活出真健康。
特别是人过中年,全身各组织器官开始老化,内脏生理功能逐渐减弱,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逐渐降低,容易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以及前列腺肥大、糖尿病、肝胆疾病、胃肠疾病、白内障等。但这些疾病大多都不是到了老年才发生的。据报道,老年人的高血压病有734%开始于成年时期;糖尿病有608%的初发年龄是65岁以前,至于癌症虽然多发于老年人,但发生在各年龄阶段的也不少。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身体,及时发现异常,保持健康。
一、体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殊不知,肥胖和某些疾病的患病率及人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1肥胖是引起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危险因子。许多研究发现,过重的体重与糖尿病的罹患率有很大的相关性,并且也大大地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根据1979年美国癌症学会的统计,体重超过理想体重20%的糖尿病患者,其死亡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56倍(男性)及334倍(女性),而超重40%者其死亡率竟高达正常体重者的52(男性)及79(女性)倍。
2肥胖会引起、导致心血管疾病之危险因子的不正常,如血压的升高、脂肪的代谢异常及葡萄糖不耐症,若再加上抽烟、饮食不当、过少的运动量等等时,更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并且也增加了此类患者的死亡率。1979年的美国统计结果显示,超重40%者其死亡率为正常体重者的2倍。研究也发现,体重的确与血压、血中胆固醇含量有极大的关联性。
3胆囊性疾病的发生率,无论在何种年龄层,有随着体重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肥胖者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而胆固醇是胆汁及胆盐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对某些肥胖者而言,胆汁中的胆固醇较一般人容易沉淀结晶而形成胆结石。
4由于肥胖,人体必须做更大的“功”以移动肥重的胸腔,某些肥胖的病患其呼吸中枢的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敏感度降低,因此,对慢性肺功能异常的病患,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及气喘等病患,过多的脂肪组织带给他们沉重的负荷,会加重病情。
5美国流行病学专家与人寿保险公司合作的研究列出了不同体重男、女成年人的死亡率。表中数据显示,比标准体重轻10%的男女,其死亡率最低,为正常(标准)体重的94%~97%。而超重10%的那组,死亡率却比正常组高出7%~11%。超重20%以上的肥胖组,其死亡率增加的程度与超重的程度有正相关关系。肥胖者更因行动迟缓而易发生意外,此与死亡率的提升也脱不了关系。
6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停经前或停经后的妇女,肥胖与乳癌的罹患率有很大的关联性。美国癌症学会的调查报告发现,肥胖也会使罹患乳癌的妇女死亡率提高为正常体重者的15倍。而其他的研究也认为肥胖的确是妇女得乳癌、卵巢癌及子宫癌的危险因子。
7日本在1985年所提出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肥胖增加老年人罹患大肠直肠癌的机会,同样地,1979年美国的调查中也列明肥胖大大增加了此类癌症病患的死亡率(尤其是男性)。
“健康体重”是美国卫生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在流行病学、行为医学和卫生经济学的大量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简便直观的健康指标。
健康体重上限可根据公式计算出来: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2。
一般情况下,体重指数在185~229之间为正常体重;超过23为超重;23~249之间为肥胖;25~299之间为肥胖I;超过30为肥胖II。称一下你的体重,按照上面的公式就可推断你是否符合健康体重标准。例如,你的体重为75公斤,身高为178米,那么体重指数为2366,属超重。应该经常测量自己的体重,以及时发现不好的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健康。
二、测身高
经常测量身高可以及时发现自己钙营养状况,及时发现患骨质疏松症的趋势。
身高是坚硬的组织,骨骼坚硬度和骨组织中钙的含量(骨密度)有密切的关系。骨密度随年龄不同而变化。青少年骨密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到35岁左右达到最高峰。女性在40岁后骨密度往往开始下降,绝经期后钙流失更快,当骨密度减少到峰值的30%~50%时,骨骼已经很脆,容易发生骨折。男性在50岁之后骨密度开始下降,速度较女性慢。骨钙的丢失导致骨骼的支撑力下降,人的身高便会降低。
因此,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应该定期测量一下身高,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苗头。
三、测血压
测量血压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病的不可替代的方法。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或中风的病人,更应该定期测量血压。一般可以每半年测一次血压,如果出现头昏、失眠、心慌气短等症状且家中有高血压病人,则应随时测量血压。
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定期测量血压。初服降压药时,可以每3天测量一次血压;血压趋于稳定后,可每1~2周测量一次。根据血压变化情况,要调整服用降压药的种类、剂量、频率等,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所谓理想水平是指,对于无脑、心、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害者,可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对于有损害者,可将血压降至比正常水平略高。
四、测血糖
血糖的正常范围是空腹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餐后2小时小于78毫摩尔升。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调整其血糖水平,使其不超过上述范围。但在疾病情况下,血糖超出(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就会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