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健康自查报告怎么写 > 第五章 脸色与健康(第2页)

第五章 脸色与健康(第2页)

3发黄

主要是因为肝细胞损害或胆道阻塞,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渗入组织与黏膜而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黄疸”。此种脸色主要见于患有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肝癌、胰腺癌等症的患者。此外,钩虫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也会出现脸色发黄的症状。

4发黑

中医认为,脸色发黑是肾亏表现,故需用补肾药物治疗。另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硬化、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癌等患者,也会脸色变黑。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癌药物,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但脸上出现老年性色斑、妇女的妊娠斑等则属正常现象,并非病状。

5青紫

多数情况下由缺氧引起。剧烈的疼痛常使脸色苍白而带有青紫;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也都会使病人脸色变为青紫色。

三、观察面容

观察面容也是看脸色、查健康的一种形式。就像俗话说的,“健不健,看容面”。人的面容,既是丰富的表情“舞台”,也是反映身体状况的“窗口”。病态面容往往包括以下几种,倘若你出现如下任何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1慢性病面容

表现为面容憔悴,面色灰暗或苍白,目光暗淡,神疲力乏等。中医认为属正气衰弱之虚症;西医认为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病等。

2急性病面容

表现为脸色潮红,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表情痛苦,烦躁不安等。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疟疾等。

3贫血面容

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色淡,心慌气短,神疲乏力等。中医认为属气血不足之虚症;西医认为多见于贫血。

4甲状腺功能衰退面容

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枯黄,目光呆滞,脸部浮肿,眼睑变厚,唇厚舌大,皮肤干燥、无弹性,皱纹加深,头发干枯、稀疏,眉毛明显脱落,亦称黏液性水肿面容。中医认为属脾气或肾阳虚症;西医认为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和去睾症也可见此类面容。

5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

表现为眼裂开大,眼球凸出,双目圆瞪,目光惊恐,面黄肌瘦,兴奋不安,烦躁易怒等。中医认为是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西医则看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典型面容。

6伤寒面容

表现为舌红少苔,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气短懒言,甚至有意识障碍。中医认为是气阴两虚,属温病范畴;西医认为多见于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疾病。

7结核病面容

表现为面色苍白,颊红如胭脂,身体消瘦。此面容多见于肺结核活动期。

8二尖瓣面容

表现为脸色黄且浮肿,面颊暗红,口唇青紫,舌色晦暗,心慌气短等,亦称风湿性心脏病面容。中医认为属心血瘀阻,心气虚和阳虚所致;西医则认为是二尖瓣狭窄的重要特征之一,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也可见于肺心病或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9满月脸

表现为脸面红胖,圆似满月,甚至从侧面看不见鼻子,从正面看不见双耳。由于两颊脂肪堆积下坠,鼻翼被挤下拉,口裂变小,口角与颊部间出现深沟,面色红嫩,毳毛增多,常生痤疮,唇上可见小胡须。西医认为是柯兴氏综合症或因长期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所引起的皮质类固醇过多者的特征性面容。

10肥大症面容

主要表现为上唇上翻,鼻唇沟浅,下颌不发达,口齿不清,喜欢用嘴呼吸,鼻外形发育不良,鼻根宽平,鼻翼萎小,口唇厚短,听觉不良,双目无神,表情呆滞。此面容见于小儿增殖体肥大症。

11肾病性浮肿面容

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浮肿,早上眼睑浮肿显著,皮肤紧而干燥,且额部多有指压凹症。

此面容除见于各种肾病患者外,也见于营养不良、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心力衰竭、严重哮喘、百日咳等患者。

12狮面

表现为面部布满高低不平的结与斑块,汗毛、眉毛、睫毛、胡须部分或全部脱落,形似“狮面”。此面容见于瘤型麻风病人,故又称瘤型麻风面容。骨性狮面则见于颅骨区骨膜炎、骨纤维性发育异常、畸形性骨炎或外伤。

13肌病面容

表现为眼不能开也不能闭,处于半张的状态;嘴唇肥厚突出,下唇下挂,不能闭口;或不能皱额。此面容常见于重症肌无力或肌营养不良症。

14先天愚型面容

表现为外龇过高,眼裂向外上方倾斜,眼球突出,或斜视或震颤;鼻根部低平,鼻孔朝上。见于先天低能儿。

15病危面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