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不到一个月,鲁哀公觉得哀骀在平淡中确有不少过人之处,不到一年,就很信任他了。不久,宰相的位置空缺,鲁哀公便让他上任管理国事,可他却淡淡然无心做官,虽在哀公的再三要求下参议了国事,但不久就辞谢了高位厚禄,回到他在卫国的陋室中去了。
对此,鲁哀公求教于孔子:“他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
孔子说:“我曾经在楚国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都惊恐地逃开了,因为小猪发现母猪已不像活着时那样亲切。可见小猪爱母猪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主宰它形体的精神,爱它内在的品性。哀骀这个人虽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内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许多人才喜欢他。”
寓言中来: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丑陋的哀骀很美呢?大概是因为他有爱心吧!爱是最美的语言、最美的形象,没有人会不喜欢。
蚕和蜘蛛比赛
有一天,蚕和蜘蛛非要在纺织上比高低。
在比赛之前,它俩先把黄莺鸟请来作裁判,明确比赛结果,败者要给胜者献厚礼……
蜘蛛为了得到第一,就飞步跑到檐下,几把梭儿一齐抽丝,很快就织成一个大网,高声喊叫:“黄莺!黄莺!快来看我!”黄莺到眼前一看,高兴地说:“你织这么大网有何用?”蜘蛛回答说:“这是我的粮食来源地。”
蚕儿的梭儿也不慢,刹时织出了一个洁白的茧。马上也来找黄莺,黄莺也很高兴地说:“你为什么不留一根丝?”蚕儿说:“我要把全身的丝儿留给人们做衣裳。”黄莺听后想了一会说:“蜘蛛虽然织得很快,但它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蚕虽慢了些,它却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送给人们,让人们有衣裳穿,蚕的品德高尚,蚕应该得第一名。”
寓言中来:蚕和蜘蛛都是抽丝的高手,但蚕的丝是无私的奉献给人类,而蜘蛛却全是为了它自己;同样的道理做人也一样,只有心中时刻装有他人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品德高尚的人。
以正道为立身之本
自然界的飞禽种类繁多,俗称“百鸟”,故有“百鸟朝凤”的说法。其实鸟类在大自然中远不止百种。每种鸟都既有鸟类的共性,又有各自的个性。
在南方,有一种鸟叫“蒙鸠”,它的个性很古怪。古怪就古怪在它筑巢时根基不牢,辛苦筑窝,终归徒劳。
蒙鸠筑窝是用发丝把羽毛编织起来,做成它的窝,又把它的巢结在芦苇杆顶尖上。风和日暖的天气里,很温暖。大风吹来,芦苇杆折断了,它的巢被大风掀掉了,窝里的雏鸟和蛋被掀掉在地上,雏鸟被摔死,蛋被打破了。
蒙鸠之所以遭遇到这样的不幸,并不是它筑建的窝不完善、不坚固,是因为它所筑的巢系结在既不牢靠又经不起大风吹刮的芦苇上啊。
寓言中来: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在于提醒人们,要学习以正道为立身之本。行的正,站的直,自然不怕风吹日晒。若整日做的想的均是鸡鸣狗盗之事,花的心思再多,根基打的再牢,又能维持多久呢??
把争斗变成谦让
在一个原始森林里,一条巨蟒和一头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看着巨蟒,各自打着“算盘”。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
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扑向了豹子。豹子咬着巨蟒的脖颈想:如果我不下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死。巨蟒缠着豹子的身子想:如果我不下力气缠,我就会被豹子咬死。于是双方都死命地用着力气。最后,羚羊安详地踱着步子走了,而豹子与巨蟒却双双倒地。
如果两者同时扑向猎物,而不是扑向对方,然后平分食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同时走开,一起放弃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中一方走开,一方扑向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时互相松开,两者也都不会死。它们的悲哀就在于把本该具备的谦让转化成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寓言中来:遇到纷争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谦让会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别人也会感激、欣赏、佩服你的谦让和大度。
郭子仪高风亮节
中唐时期,大将军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功勋卓著。但他从不自夸功劳,毫无跋扈之态。
一次,盗贼挖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官府搜捕盗贼,但没有抓获。人们认为大臣鱼朝恩向来嫉恨郭子仪,怀疑是他指使人干的。
朝廷害怕郭子仪因此反叛,在他进京的路上派了很多人防守。郭子仪拜见代宗时,痛哭道:“我长久带兵,却不能禁止残暴的行为,因而许多士兵掘墓盗财。今天挖了我家坟墓,是我自作自受,不关别人的事。”
皇上因此才放下心来,解除了对他的防范。
郭子仪曾下令禁止在军营中无故驰马奔走。郭子仪的妻子南阳夫人奶妈的儿子触犯禁令,被都虞侯乱棍打死。
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在他面前哭诉,要求惩治都虞侯,郭子仪狠狠地训斥并将他们赶走。
第二天,郭子仪跟属僚们说起了这件事,叹息道:
“我的几个儿子都是奴才,他们不赞赏像父亲一样的都虞侯,却痛惜母亲的奶妈的儿子。不是奴才是什么呢?”
郭子仪曾经奏请任命一名州县官员,宰相却未予答复。僚属们相互议论说:“以郭令公的功勋和德行,奏请任命一名从属官员竟然得不到批准,宰相岂不是很无礼?”
郭子仪听说后,对僚属们说:“自从兵兴以来,武臣大多飞扬跋扈,凡是他们所要求的,朝廷经常委曲求全,尽量满足。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对他们抱有疑虑,怕他们谋反。如今我所奏的事,皇上认为行不通而搁置起来,而不用对待武臣的方法来对待我,这是亲近信任我,各位应该替我高兴,又有什么可责怪的呢?”
僚属听了,都很叹服。
寓言中来:郭子仪功劳越大越谦逊,权力越大越谨慎,这种做人的风格,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