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第四个旋臂,就是加工中心。
所有跟百工有关的,都放在这里。
成衣房,神医房,神工房,包括库房,等等,全在这里。
也是所有人工作的地方。
五万平方米,直接被分割出了100个房间,差不多每个都有400多平米。
按照情况,分给不同的部门。
有的部门用的多,那就占据两个,甚至三个房间,有的一个都用不完。
就比如神医房,一个房间是专门用来储存药材的,一个是专门炼药制药炼丹的。
至此,森语蜂巢宫设计完成。
如此庞大的建筑,光是外在的隐蔽就是个大麻烦。
为了防止被发现,整个顶层都被半米厚的腐殖层土壤给覆盖,然后种植上草坪。
如此一来,从上面看,完全就是普普通通的森林草地,根本不可能发现有什么不同,因为角度问题,水平面的高低起伏也完全不当回事。
毕竟,对于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天空,地下那十几米的高低差距,小儿科罢了。
。。。。。。。。。。。。
建设的日子看似是单调且无趣的。
但其实并没有。
对杨家人来说,隐居地过的每一天,都充满了趣味。
哪怕没有金手指徭役磁场的干扰,在这里生活,也绝对非常有意思。
每一天,大家都神清气爽的早早起床,然后成群结队的来食堂吃早饭。
膳食房现在可是有60多人的,供应1300人是绰绰有余。
重点是,材料够好,很多东西都是稀有级别的,哪怕只有一两种加在里面,也足够让这口饭菜成为极品。
更何况,膳食房的人进步非常快,在八位大厨的细心且毫无保留的教导下,每个人都是不差,放在外面,都足够开一家大饭店了。
是的,没看错,膳食房已经有了八位大厨了。
因为,其中五个,是毛熊人。
作为西方白人,他们的烹饪手段似乎很单调,但千万别以为人家就没有大厨。
实际上,论饮食文化,整个欧洲加起来,绝对不会比华夏差太多。
按照地域划分和人口分布,就能明白,作为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发达地区,几亿人类的生活区域,又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怎么可能在饮食方面差。
只不过,华夏人不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