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下午的赶路,足足走了六个多小时。
到了晚上9点多,大部队才找到了满意的驻扎地。
人多也有不好的地方,什么都不方便,赶路就不说了,就连找个宽敞点的驻地都不好找。
要是一个人就没有那么多烦恼,去哪都方便的很。
杨晨穿戴好衣服,裹的严严实实,缓缓走下车。
一天了,总不能都在屋里待着吧,还是可以出来走走的,呼吸下新鲜空气,看看风景。
此时,这个临时驻地正陷入忙碌中,他也不打扰,只是四处逛逛。
在四处的林间穿梭,观察地形,发现这里是一个相对平坦且避风的区域,考虑到深山老林的复杂环境,还避开了陡峭的山坡、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山沟以及易被野生动物袭击的巢穴附近区域。
四周有高大树木环绕的林间空地,这些树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暴风雪的肆虐。
杨晨点点头,光是这个驻地选择,就能看得出,周强等人确实花了不少心思。
要是自己,可能根本不会想那么多。
李秀琴带着侍女搬过来一套桌椅,还有火炉,茶壶。
正好坐下来看看他们怎么干活。
放眼望去,所有人都在忙。
有的人清理场地。用斧头和锯子砍伐一些低矮的灌木和树枝,同时清理地面上的石块、树叶等障碍物。
对于积雪较厚的地方,用铲子将雪铲到一旁堆积起来,确保地面尽可能平整,防止帐篷搭建后出现倾斜的情况。
不到30分钟,整片营地就有模有样了。
接着就是开始搭建帐篷,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负责搬运和组装帐篷支架,这些支架全部是用极其坚固的金属结构制成,要知道,杨晨他们可是要在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生活很久的。
所有的帐篷都是加厚,加绒,加固,加配套的,如果不用金属,反而用木头,那根本坚持不了几天。
随着将一根根支架拼接起来,组成帐篷的骨架,随后就像搭建一个复杂的拼图,每个接口都要紧密相连,精巧又合理。
这可是杨晨从现代地球学过来的,他每年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带着帐篷去野炊,烤肉。
自然对帐篷不陌生,可以说,光是自己买的,就有十几个。
从单人帐篷,到四人帐篷,都用过。
所以,对这方面,是很有发言权的。
当然,受限于材料,不可能真套用现代的结构,只能采用一部分。
但依旧足够。
神工房的大师级工匠们融合了这些奇思妙想,直接搞出了这么一套杨家独有的创新。
每一个都是四人帐篷,打开后,就是一个12平米的空间,里面四个方向分别是床铺,能睡四个人,中间则是大火炉,能烧水,能做饭。
同时,帐篷的顶部,也能随时打开通风,还分别有油灯照明,要是想单独睡,也能打开窗帘,形成一个独立的小空间。
这还不算完,帐篷搭建好之后,一部分人还会在外面,和里面的地面,铺设一层干草,或者树叶,这些材料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减少地面的寒气侵入人体。
别看很复杂,其实也就不到30分钟,整个营地就完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