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146章 上庸事毕喜讯传来(第1页)

第146章 上庸事毕喜讯传来(第1页)

纵是赵子龙单骑闯曹营,勇名已传遍五湖四海,纵是亲耳得闻其以二十骑之力,力破一郡之城池,然房陵诸官员终是难以尽信。

因为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太多。

直至随赵云、蒯越入城,与上庸归降众人一同收敛死伤军卒,他们才惊觉,赵云的每一句话,竟无半分掺假。

一瞬间,众人对赵云的敬慕臻于极致。

这也让他们有了这样一种感觉,人家要光复大汉真不是随便说说,人家是真有这样的实力。

然而,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申氏盘踞上庸西城多年,根基深固,余党众多,城中主要行业皆有其身影。

这些人与上庸西城的经济民生盘根错节,虽不敢公然作对,却因心有不甘,常暗中散布谣言。

譬如,赵云不过是误伤了一名娼女,可经有心之人添油加醋,在众多百姓口中竟传成了故意残害良家女子。

再譬如,赵云携大军入城,本是为了安抚百姓、稳定局势,却被传成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虎狼之众。

百姓们在谣言蛊惑下,人心惶惶,妄图对赵云和他的军队产生了恐惧与误解。

而当百姓发现赵云部队秋毫无犯,纪律严明之时,他们又开始散播,乃做戏耳,目的在于拉拢民众,骗取民心,待站稳脚跟,便会露出真面目,行苛政害抿之事。

而申氏余党则躲在暗处,妄图借民众的不满来动摇赵云的统治根基。

诚然,上庸三郡内部乱象丛生,长期以来,申氏一族在当地盘根错节,其党羽在各个领域兴风作浪,致使治安混乱,商业秩序崩坏,民众苦不堪言。

盗窃、敲诈等恶行屡见不鲜,市场上强买强卖现象亦比比皆是。

即便申氏兄弟倒台了,但这些现象还在。

他们将百姓和自已裹挟在一起,妄图让赵云难以实施针对性的举措。

赵云和蒯越都希望实施严苛律法,对诸般乱象予以约束,以保证城中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亦为将来为兴汉大业带来稳定的税收和兵源。

对此,赵云一筹莫展。

毕竟带兵打仗咱是行家里手,治理郡县却不是科班出身。

于是问计于蒯越。

蒯越呵呵一笑:“不过疥癣之疾,有何难哉?我有三计,可解此道。”

赵云抱拳道:“请先生教我!”

蒯越收起笑容,沉吟道:“吾详查上庸县籍,遍访清苦黎庶。

昔日,此地商业井然,申氏兄弟至后,行诡谲商术,倾轧诸多商铺,使之闭歇。

又豢养家丁,肆行强买强卖,聚敛巨财。

至今,本地尚有不少曾遭挤兑之商户,苦苦支撑,艰难度日。

将军可查封申府资财,以将军之名,扶持本土商贾。

既以峻法约之,使其不敢逾矩;又施惠利予之,令其得享利好。

如此,则本土商户必竭诚拥戴。

百姓亦能由此体悟严苛律法之善,知此乃拨乱反正、造福一方之举也。”

赵云沉思点头:“军师此计甚妙,赵云受益匪浅。”

“其二,至于申氏余孽为乱,可开府设堂,颁令鼓励民众举告。凡所告之事,经查确凿,将被举告者收监鞫问,对举告之人即时赏赐。”

赵云沉吟道:“可万一……有人为领赏金,故意陷害又当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