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中国文化类遗产 > 第4章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页)

第4章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页)

清代北方民居的风格。

建造历史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

二十年(1756年),以后

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

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

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

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

由乔景仪、乔景俨经手;

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

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

120分别完成。从始建到最后建成现在的格局,中间经◆乔家大院内景

乔家大院,原名“在中堂”,是清代赫赫有名的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占地面积为918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42。4平方米,外视威严高大,宛如城堡,内视则富丽堂皇,既有跌宕起伏的层次,又有意蕴深藏的统一规范,结构考究,选材精良。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乔氏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集中体现了我国

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建筑群体

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座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建筑技艺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雕刻艺术。南北六个大院内,砖雕、木刻、彩绘,随处可见。从门的结构看,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处处别有洞天,细细看来,着实赏心悦目,韵味无穷。

大院中的西式建筑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但窗户全部装上大格玻璃,林外还在设计上采用了西洋式装饰,采光效果非常好。同时,她把原来的一个通道堵塞,将老院灶房改建为客厅,并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建了洗手间,颇有异国风情。这也是乔家大院的最后一次扩建。

牟氏庄园是中国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地主庄园。它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是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居的地方。整个庄园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

庄园主人

122

牟墨林(1789~1870)字松野。据传,由于他皮肤有些黑,名字中带有一个“墨”字,因此绰号“牟二黑子”。为山东省栖霞市古镇都人,嘉庆年间太学生出身,胶东有名的大地主,栖霞牟氏家族的主要创业人。

庄园格局

庄园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整个建筑群从空中看宛若一个小型城市拥有完整的生活,生产体系。庄园规模恢弘,古朴

壮观,集中国传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乾隆间,后不断扩展,遂成今日规模。共3个建筑单元,分6个宅区,各自立有堂号,东西长158米,南北宽148米,总面积约23400平方米,共有房屋490余间,建筑面积约7600平方米,庄园坐北朝南,诸宅区均沿南北中轴线,建门厅(亦称南群房)、客厅、寝房及厢房等,构成多进套院,又以南北通道连贯诸院。各建筑单元,均以南、北群房,东、西群厢或围墙相连,结为整体四合院。沿街设高窗,庄园后面高筑石围墙,其建筑形式均为清式硬山式木砖石结构,以灰色泥质鱼鳞瓦起垅覆顶,瓦下铺设木炭,以作减轻屋顶重量和保暖、防潮之用。大门两侧沿街石墙上,横嵌石鼻拴马扣,颇具北方民居特点。

建筑文化

牟氏庄园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六个大院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建为南群房、平房、客厅、大楼、小楼、北群及东西群厢多进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落。庄园建筑工艺独特,雕刻砌凿,工艺细腻精湛,明柱花窗,文采斐然,美妙绝伦,其建筑风格有“三雕”、“六怪”、“九绝”之称。牟氏庄园生动地反映了以胶东半岛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农业生产俗、家族俗、衣食住行、人生礼仪俗、节庆俗等古老的民俗事象。

历史文化

牟氏庄园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集中反映。它以农为本,春稼秋穑,顺天应时,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对自然规律的适应。而牟氏庄园现有的复原陈列体系,则客观地记录了牟氏家族兴起、发展和衰败的历史轨迹,生动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生产关系和地主阶级的道德规范和精神状态。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被誉“山西的紫禁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王家大院内景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王氏家族史

公里处的静升镇。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