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影响孩子一生的十句话 > 第7章 生活篇(第2页)

第7章 生活篇(第2页)

6。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情。

7。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公正:不做损人利己之事。

9。适度:避免极端。别人若给了你处罚,应当容忍。

10。清洁:身体、衣服、住所力求清洁。

11。镇静:不要因为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12。贞节:为了健康,切记伤害身体或损害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宁和名誉。

13。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为了培养这些品质,他采取了一次只完成13项中的一项的办法。

他做了一项小本子,用红笔在每页纸上划上表格,分别写上每周的7天,然后用竖线划出13个格。每天用黑点记载当天完成该项道德手册中的不足。这样不断反复练习,直至巩固为止。他每天检查自己的过失,目的就在于养成这些美德的习惯。同时,他告戒别人,如果要学习这种方法的话。最好不要全面地去尝试一起培养,以致分散注意力,最好还是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种美德。等完全掌握了,再掌握其他的美德。

孩子,我要对你说

1。每个人都应该认识自己,保护自己,管理自己,控制自己。

2。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3。所谓的成熟,其实就是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习惯39:日常作息要有规律

关键词——规律orderliness

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做一些日常工作,以和别人保持必要的接触,或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一个必要的作息规律。小孩子们同样也要保持好日常的作息规律,这样对他们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好处。让孩子的生活处在有规律的状态下完成,对他们身体的新陈代谢都有很大地帮助。

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加规律,正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关心。现在已经有很多家长都认识到,让孩子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不仅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还是成才教育的一项基本训练。这种训练应当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上小学的孩子已懂得了昨天、今天、明天,认识了年、月、日,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观念不断增强,但他们还没有真正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没有时间的紧迫感,没有学会安排和利用时间。因此,父母应帮助孩子克服淡薄的时间观念所造成的一切不良习惯,就必须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孩子养成惜时、守时的良好习惯,重视帮助孩子合理地利用时间,养成作息有规律的好习惯。

一位科学家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一天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究竟怎样利用这24小时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和伟人,都不虚度自己的年华,他们珍惜生命的每一秒钟。

时间这个概念对孩子来说显得过于抽象,所以孩子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比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将每天必须做的事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当然这个时间表要与孩子商量而定,取得孩子的认同,符合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不能一下子对孩子要求过高;还要考虑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有学习、劳动、休息,还要有孩子的娱乐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孩子才可能有积极性去做;制定这个时间表是为了有个约束,更合理地利用时间。所以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行的情况以及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体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制定时间表不是最终的目的,家长要让孩子将制定的时间表不仅体现在计划上,更重要的是在执行上要能够完成之前的安排。家长要对孩子的执行情况以肯定成绩为主,予以及时的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

生活有规律会给孩子带来稳定感与安全感。特别是孩子每日的生活作息时间应保持相对固定,这样可以使他习惯每天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并能知道下一个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如果经常变化生活环境,变化日常作息时间,会使孩子感到不安。

◎按时间办事

每个家长都应该意识到,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身心健康起着极为重要地作用。而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孩子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现实告诉我们,凡是那些能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就餐,按时学习,按时活动的儿童,大多是身体健壮,学习成绩优良,自理能力强的孩子。

从另一个角度看,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具有“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的具体体现。家长要让孩子从小认识到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要使孩子们真正懂得时间与成才、效率与成功的关系。这一点是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所以,良好的作息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孩子们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需求。

在孩子的作息时间中,学习时间一定要固定下来,父母必须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中小学生的作业一般需用一个小时左右,周末的作业量会多一些。父母应该事先与孩子商量好做作业时间、中间休息的时间,然后按规定进行。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学习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紧迫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上学以后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早晨要给孩子安排好吃早饭的时间。现在一般学校都安排了下午课后管理班,由老师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放学回家以后,要问问孩子是否完成作业,让孩子洗洗手,喝点水,少量吃点水果,稍加放松。如果孩子还有没完成的作业,让他首先完成作业。如果孩子已经写完作业,让孩子再认真地检查一遍。在家长做饭的时间可安排孩子看看动画片;看课外读物;室内外游戏……晚饭后,家长可检查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如:听听孩子读书,听写一些语文字词,练一些数学口算题。等孩子上中、高年级以后再让他们学会预习第二天的课程。最后要让孩子看课程表、记事本,再回忆一下老师还有什么要求,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洗漱后就可睡觉了。

与规律相结合同时,父母尽量不要在正常的作息规律内再给孩子施加其他的工作,这样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些反感,打乱正常的作息规律。

【父母应该做的事】

1。教孩子有效利用黄金时间。每个人都有生物节律,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常常会有这种感觉:在相同的时间段,心情好的时候学习效率就高,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学习效率就低;在一天当中,早晨和夜间学习效率高,下午和傍晚学习效率低。可见,孩子的学习往往存在一个最佳学习时机。

2。给孩子玩的时间。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由于作业做得太慢而没有了玩的时间,因此就不断地催促孩子、埋怨孩子,甚至惩罚孩子更长时间地学习,其实,孩子是因为父母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完全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才会不珍惜时间,才会拖拖拉拉的。在这种没有希望、没完没了的学习过程中,孩子的心态是消极的,没有目标,没有兴趣,往往心烦意乱、错误百出,时间又拖得很长,结果造成了恶性循环。

3。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如果孩子已经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父母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没有按规定去做时则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放假放松不放纵

孩子在上学时最盼望的就应该是放假期间,在假期中有很多孩子都将自己的日常生活规律打乱,放松得过了头变成放纵。有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平时在上学期间太过辛苦,因此对于孩子在假期的“放纵”,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上,这样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来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刚读小学六年级的佳佳,在去年寒假可是好好地放纵一次。她每天早餐用面包牛奶充饥,中午图省事随便吃点对付一下,每天巧克力、膨化食品、油炸鸡翅等零食不断,晚上约上同学山珍海味一顿……

与佳佳的经历不同,小明过上了“黑白颠倒”的生活,晚上变成“夜猫子”,白天便开始“冬眠”。小明平常上学,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得起床。终于熬到寒假,头等大事自然是睡懒觉,享受一把“冬眠”的快乐。小明有不少同学都和他一样,在寒假里过上了黑白颠倒的生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