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
燕山庄园的五进院的正堂大厅,灯火辉煌。
这里正准备吃年夜饭。
少主郭庆做短暂开场白之后,大家举杯畅饮,喝酒吃肉其乐融融。
年夜饭结束,自然进入下一个程序,就是拜年道贺。
少主作为一家之主,接受所有人拜年贺岁。
完毕之后,他递发一个贴上红纸的小布袋,也就是压岁钱。
小布袋是他事先让香玉香菊她们做的。
分成四个等级,装进去的银子自然不同。
实际,在他的概念中,这类似于现代社会企业的‘年终红包’。
搞定了这一切之后,大家就自由活动,开始各种方式的守岁。
有家庭的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关上门守岁。
单身狗则自由组合,打纸牌或继续买醉,反正该干嘛干嘛去。
香玉有些微醉,她拉着郭庆回到自己住的六院子里。
她事先让香菊在室外天井里弄上一堆篝火,两人一边烤火一边观看满天星斗,等待着跨过年岁。
古代没有钟表,就观天象估计跨年,这方面郭庆显得后知后觉,完全不如香玉有经验。
由于喝了酒的缘故,两个人的脸颊都红润,篝火一烤,更显得红彤彤的脸上光泽闪烁。
今夜的香玉还特意打扮一新,颇有点新年新气象之感觉。
穿的是一套碧绿色襦裙,一件窄短的棉袄夹衣,披着大皮袍。
这件大皮袍是郭庆这次,从燕山郡城离开时给她买的,还有一双鹿皮小靴,精巧合体。
这些都在彰显郭庆对她的关爱,把她视为自己家人,小妹妹。
尽管生理年龄比她还大三个月。
经过近四个月的识字练字,阅读书籍,以及学习大家礼术,香玉整个人的气质跟以往是大相径庭。
颇有点女主人的那种韵味。
在侯府时低眉顺眼,小心谨慎的婢女样,现在显得大气多了,敢于抬头挺胸直视对方。
诗经汉赋读多了,少女多愁善感的柔情被激发得淋漓尽致,多了几分大家闺秀的神韵。
“唉…再过半个多时辰,又要年长一岁了。”
香玉轻叹。
她跟郭庆同岁,翻年就是十七。
古代十七岁的女子,大都嫁夫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