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话音刚落,全场一片死寂,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好哇!好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程庆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程平赞不绝口。
康氏更是喜不自禁,一把将程平紧紧搂进怀中,亲昵地唤道:"我的好乖孙啊!"
得知这首诗出自程平之手后,无论是阿娘还是阿爹,还是赵如姐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年幼的弟弟虽不明所以,但见家中长辈们如此开心,也跟着傻乎乎地笑了起来。
待大家心情平复下来,程庆又问道程平,“孙儿,竟然此诗是你做,那你就得为你以后去哪里就学做准备了。
程平心里不解,这都没有放榜呢至于这么着急吗?
程庆看着孙儿一脸不解,笑着说道,虽然秀才考试还没有放榜,但你并定会有一席之位。
由于你的试卷实在是太好识别了。再加上此次负责监考的官员皆来自于杭州,他们自然不会让如此优秀的人才错失良机。
毕竟,这样一份答卷摆在眼前,如果其他试题的完成情况不算太差劲的话,任何一个有眼光的考官都会毫不犹豫地将你提拔上来。
更何况,单就这首诗而言,其所展现出的文学造诣已然具备了传世佳作的潜质。可以想见,假以时日,待到你阅历更丰、笔力更为成熟之时,必能成就一番非凡的诗坛伟业。
因此,对于这场考试的结果,你完全无需担忧。
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就在此刻的考院内,众多负责评判此题的考官们纷纷聚拢过来,对程平的诗作赞叹不已。众人皆被深深震撼,连连称赞道:“好诗啊……此人之才华堪称甲等上品!”
程平听着也是,几百年都没有出来的传世之作这次科举上出现了,只要不是傻子都会让程平过,这事是瞒不住的。
而且其他的考题程平自认也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程平看着眼前的老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期待。他轻声问道:“阿爷,您是否有什么重要之事需要嘱托于我呢?我打算待放榜后向学堂洪夫子请教。”
程庆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接着,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嗯,可以先询问一下洪老头的意见。不过,依阿爷之见,你不妨前往神都一试。在整个大夏,仅有四座顶尖的书院最为卓越。其一是位于苏州的白鹿书院,其二是云州的苍松书院,其三则是江州的白云书院,而最后一座便是景州的广府书院。
尽管这四所书院皆声名远扬,但以你的出众才华,它们或许并非最适合你的选择。若是放在往昔,我可能会推荐你前往白鹿书院,毕竟那里距离杭州较近。然而如今,我却希望你能够投身至神都的‘太学’。”
说到这里,程庆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带着一种崇敬之情继续说道:“太学乃由太祖皇帝亲手创立,旨在为天下贫苦士子创造一个求学之地。多年来,太学源源不断地为大夏输送着众多杰出人才。”
然而,太学的招生标准却与其他学院大相径庭。
如今世人常常将晋朝的“稷下学宫”和大夏的“太学”誉为两座至高无上的学术殿堂。
不过,究竟哪所学府更为卓越,最终还需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