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抗战之太行山溜子是谁 > 第118章 刘强光的建议(第1页)

第118章 刘强光的建议(第1页)

秦月明一行出了乡了,一群百姓还在评头论足,王小二已经指挥着帮忙的乡亲往家里搬骨头和牛头了,还有一堆小先生看不上的下货。

游击队的战士欢声笑语,仿佛肩头上的那袋子面粉完全没有重量一样,三两一起的评价着牛肉汤的浓香和牛肋骨肉的劲道。

作为游击队和秦月明走的最近的老人,老柴正在絮絮叨叨的给秦月明做思想工作,烦的跟在秦月明身后的小红都想踢他一脚。

“小明,太可惜了啊!那么大的牛头,那么多的牛骨头,那两个牛肺能煮两大锅,太可惜了”。

秦月明最喜欢行军途中聊天了,闻言看了眼后面浩浩荡荡的队伍。

“柴大哥,搬不了啊!要是离驻地近,我连牛毛都不舍得放过,回去最少要三个多小时呢,那个牛头最少需要四个人抬吧!我感觉没有四袋子粮食划算,反正最后也是便宜了百姓,等你们以后去招兵的时候,是不是会容易很多”?

好有前瞻性的眼光啊!还得是小明兄弟,前面同样扛着面袋子还拎着盐巴的刘强光表示佩服。

“老柴,别瞎扯了,迅速归建,提高警惕”。

老柴扛着袋子迅速向前跑去,跟上了最前面的老邓和李大熊,听见两人的谈话差点笑死。

“真是可惜啊!其实我们可以晚上再吃一顿趁夜赶路的”。

李大熊是个贪心的,都想等到晚上消化完了再来一顿了。

老邓也不遑多让。

“谁说不是来,明早走也行啊!大熊,其实我们扛着面粉,再拎十斤八斤的骨头完全可以的,这个小明什么都好,就是太败家了”。

老柴跑了,秦月明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刘强光。

“刘队长,四百多斤牛肉,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的得五百斤吧!怎么才能放住了不坏呢”?

刘强光把面袋子换了个肩膀,拎起盐袋子喘着粗气。

“小明,你这头脑一热买真么多,我都替你上愁,做牛肉干吧!我听过草地的老同志讲过做法,回头我教给你”。

“刘队长,你们那些老同志过草地还有牛肉吃啊”?

刘强光有些伤感,那些画面他都不敢想,光听老同志说就感觉艰苦的可怕。

“一个方面军一头牦牛,那是真的利用到了极致,牛骨头熬汤,熬三遍汤都不舍得扔,砸碎了再煮一遍骨髓汤,牛的内脏清洗干净了,一个团就分十多斤,就这点要配着一点粮食和野菜吃十多天,牛肉做成了牛肉干,听前辈说一锅饭就放两小块,别的全是野菜,煮半天才有点牛肉味,就这样也吃的和过年一样”。

刘强光感觉话有些多了,和个小屁孩说这个做啥,他能懂个毛线啊!

“小明,你这么轻松,帮我拎一下盐袋子吧”!

秦月明接过盐袋子,架在了自己的另一边肩膀上,正好平衡了一些,省的走时间长了脖子歪的疼。

“再给我讲讲呗,你们前辈过草地还吃过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