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霞一眼就看到他手里举起的照片,虽然看不清楚,但隐隐约约也能认清确实是自已的照片。
他们为什么会有自已下乡时候的照片?
沈秋霞心里“咯噔”一下,再看说话的人,突然就觉得有些眼熟。
她皱眉想了下,一时间没想起来在哪见过,但肯定是认识的。
“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弄来的照片,那么小一张人都看不清,你们说是我就是我了吗?况且你们说是三年前就是嘛?这照片上又没写如期!”沈秋霞强装镇定,继续狡辩。
她知道,现在绝对不能认,一旦认了,就全完了。
“原来你想看带日期的?”杨子扬起嘴角坏笑了下,“这不巧了嘛!我这还有你三年前下乡时候的报纸,上面的照片可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说着,又展开手里的旧报纸甩了甩。
伸长了手臂往围观群众面前展示了一圈,让他们能清楚看到上面的内容。
沈秋霞看不见报纸上的内容,但心里又是一紧。
她想起来了,她刚下乡那会确实上过报纸。
当地委员会为了讨好他父亲,确实有两个记者去拍照报道过。
当时她因为登上当地报纸的事情,还受到了公社的表扬。
她因为这件事露了好大的脸,公社和大队的人也都知道自已有关系,也是因此,她在乡下的几年其实没干过什么活。
她没想到当初的好事,现在也成了一个隐患。
但这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不看到照片和报纸,她都把这件事给忘了。
报纸每天都出,几年时间更是不知已经出了多少版,她没想到还有人能找出那时候的报纸。
“1975年7月17日,安城日报。”
“新一批知识青年下乡,在主席头像下励志为农村建设贡献自已的青春!”
这些标题足够大,靠得近的人完全能看的清清楚楚。
有人甚至大声念了出来。
而标题下面,就是一张几个知青站成一排的照片,正中间的就是仰着脑袋的沈秋霞。
她那个标志性的动作实在太经典,以至于只要认识沈秋霞的人,一眼就能认出,而且根本不会错。
“这就是沈秋霞,不会错的,她三年前就下乡了,那学籍上证明上的人就不可能是她啊!”
“是啊!学籍证明上可不是乡下的户口,而且才十七岁呢,连下乡的年纪都还没到。”
“人家报纸都拿出来了,这会总不能说造假了吧!信件谁都能写,那报纸是谁都能上的吗?”
“这算是板上钉钉了吧!,沈秋霞就是冒名顶替无疑了!”
“真不要脸,刚刚还信誓旦旦的呢,做了这种事居然还能说出我们都是同学的话,谁跟她是同学啊!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