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们入城!”
“好,先入城再说!”张飞笑道。
……
张恒让张飞率军先行前往雒阳的同时,却又写了一封信给长安。
确切来说,是给朝中所有人。
这是张恒以自己封丘侯和骠骑将军的身份写的,言辞就正式多了。
大概意思就是,雒阳乃是光武立国时便定下来的都城,数百年人杰地灵,更是天下之中。
而昔年天子西迁长安,却是不合时宜的操作。
如今刘备要践祚登基,也是在雒阳进行,还请朝廷百官前来雒阳朝拜。
这封信,不仅表明了刘备集团的态度,更是隐隐有否认刘协合法性的意图。
书信传到长安,朝廷百官自然大为不满,甚至有人愤怒咆哮。
朝廷都还没同意刘备称帝呢,他居然敢独断专行。
你要是来长安,我们也就半推半就了。可你居然去雒阳,让我们连个迎立之功也捞不着,那就太过分了!
不行,坚决不能惯着他!
这次,连皇甫嵩和刘虞也压不住了,只得相视苦笑。
他们何尝不明白张恒的心思,却认为张恒不该这么做。
眼下的节骨眼上,尽快称帝才是最重要的,何必节外生枝。
但张恒却不这么认为。
作为三兴汉室的开国皇帝,刘备立国的合法性哪怕弱了那么一点,都有可能会被人诟病,可不能马虎。
就算长安百官最后不来,张恒也可以用徐州班底,直接在建立一个朝廷。
这天下,缺了谁都能转!
都城在自己手中,刘备又是正儿八经的宗室身份。袁术灭亡之后,传国玉玺也拿了回来。
刘备一旦称帝,天下人会认可刘备这个皇帝,还是认可长安那个连天子都没有的朝廷呢?
答案不言自明!
不过,这还不够。
刘备率大军入城之后,登基大典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
十多天之后,第一批徐州官员也到了。
至此,朝廷运转的班底算是有了。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底。
可长安那边,却好像和刘备杠上了,就是不来雒阳拜见。
正当刘备有些不爽,准备延迟登基大典时。张恒却站了出来,表示登基大典不用延期,照常进行就好。
然后,张恒便使出了他的后手。
腊月的第一天,数百封劝进书信分成两份,一份送到了刘备的案头,另一份却送进了长安。
众所周知,东汉是一个神奇的朝代。
它的神奇不仅体现在皇帝层面,更是体现在玄学层面。
自董仲舒用自己自创的天人感应理论,调教了孔子的思想之后,儒家就变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