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和荀爽同时喊道。
蔡琰在旁看着三个老头的闹剧,有些哭笑不得,只得走上来劝道:“父亲且息怒,想来荀伯父也并非有意如此。”
一旁荀采也走了上来,替父亲向蔡邕赔罪。
蔡邕这才放开了荀爽,却仍余怒未消,面色不善道:“哼,稍时老夫再找你那侄孙算账。”
说罢,又看向张温。
“还有你那族侄,也要给老夫一个交代。”
动手归动手,蔡邕的脑子也没闲着,他刚才殴打荀爽的时候,已经想明白了。
既然昨夜张子毅没把自己当成董卓爪牙斩杀,就说明还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那就可以谈谈价钱了。
自己毕竟是当世大儒,残暴如董卓,也得把自己奉为上宾。
至少……毁坏自己女儿婚姻之事,得给自己一些补偿,最好能把两个女儿给安顿了。
这边三个老头打得火热,而另一条船上,张恒和荀攸也在对坐交谈。
雒阳之事算是告一段落了,张恒现在的心思,全放在眼前的荀攸身上。
这家伙的才能,不挖过来实在可惜了。
“公达接下来有何打算?”
望着平滑如镜的河水,张恒缓缓开口问道。
闻言,荀攸先是一愣,继而苦笑摇头。
昨夜才经历了一场大战,如今还未彻底逃脱追兵,他哪有心思去想这事。
“还未有打算,许是回颍川老家,潜心修学,了此残生罢了。”荀攸随口敷衍了一句。
“公达此话,怕是言不由衷吧。”张恒摇头笑道,“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又遭逢这数百年未见之乱世,倘若就此隐居,终老于林泉之下,岂不辜负了你多年寒窗苦读。”
荀攸当然不会想着就此隐居,不然他当年也不会受何进征辟,入京出任黄门侍郎。
恰恰相反,荀攸其实非常渴望出头。
荀攸在颍川荀氏中虽然辈分小,但年龄却很大。相比于风华正茂的荀氏三若,荀攸今年已经三十四岁了,比叔父荀彧还大六岁。
这个年龄放在后世可能没什么,但在这个贵族寿命也只有五六十岁的时代,三十四岁早已是人到中年,下巴上再多几缕胡须,就能自称老夫了。
日月蹉跎,人已将老,而功业未建,荀攸自然十分急切。
可是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自己纵然想有一番成就,也好似无头苍蝇,不知该何去何从
本来没什么想法的荀攸,一听张恒这话,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
怎么,听他张子毅的意思,是要招揽我?
“敢为都尉何求?”荀攸从张恒拱了拱手,郑重问道。
“我之所求?”张恒笑了,“不过是天下太平,苍生安居而已。”
荀攸叹息道:“都尉大志,在下不及也!”
看似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但荀攸完全能体会到其中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