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众人神色各异,顾硕这是公然和大长公主叫嚣,谁给他胆子?
有聪明的,眼神便往萧顿探去。
萧顿微一皱眉,表情微妙,并未阻止。
萧令光看在眼里,也不动动怒,只淡淡开口:“顾大人,我与各位大人在殿中商议,靖安王方才并未表态,你又从何得来的结论?”
顾硕自然不会回答她的问题,一脸严肃:“大长公主本就有重开科举的心思,又哪里真的听取各位大人意见?”
他这话就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杜元致可是自始至终都支持大长公主。
见顾硕言语刁难,他冷然一哼:“顾大人是不把我等放在眼里?”
就连萧顿今日都不表态,他又哪儿来底气倒打一耙?
见是杜元致,顾硕语塞不敢反驳,但他坚决不同意重开科举。看向萧顿,希望他能说句话。
萧令光岂会不知道他那点心思,冷笑:“之前因为窦家、李家之事,朝中清理了不少党羽,皆是立身不正,贪赃枉法之徒。眼下朝中各部调不出人员来补上,顾大人可有更好的办法?”
这话把顾硕问倒了。
他心中明白,朝中不是没人,是各世家都有自己的心思。
大长公主便是借着这个理由,顺水推舟,谁都不用。
朝中关系错综复杂,大家宁愿大长公主用别人,也不希望最后任命的是自己的对手,便也就乐见其成。
而萧令光这时候提出重开科举,奇妙地平衡了各派之间的纷争,让各世家都无话可说。
眼下连靖安王都不表态,顾硕就是有千万般不服,也阻拦不了。
他也没那个能力阻拦。
何况他清楚知道,安排谁都是在得罪人。
在萧令光和杜元致等人的注视下,他嘴角抽抽,最终低下头乖乖闭嘴。
萧令光这才收回目光,“既然顾大人也没有更好的法子,由此可见,重开科举,广纳贤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顾硕眼皮子一跳,最终只能咽下这哑巴亏。
萧令光漠然看一眼龙椅上玩耍的萧凌,知道他听不懂殿中商议之事,但下旨这样的事,按理还是要经过他。
“那便请陛下出一道昭告天下的圣旨,通知各州准备科考的事。”
这话虽是对萧凌说,却也只是个形式。
“大长公主英明。”
除去反对的旧派官员,朝中其余官员纷纷赞成,这事便就这么定下了。
萧令光把每年考试时间放在秋初,一直延续到春天。
各地学子无论男女,皆由各州按照考试成绩排名举荐进京,再由礼部统一组织进行考试。
成绩优异者可进殿试,胜出者便可当殿授官。
科举主要考六科,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算科等等,女学子和男学子一样,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进行考试。
文举由杜元致带领翰林院负责出题,武举暂由薛茂负责。
萧令光也考虑到今年才剩下半年,若按八月进行秋试怕是太过匆忙,便决定:“各州如今开始准备怕是晚了,今年例外,殿试放在冬月。”
“便按大长公主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