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八天后,7月4日,维也纳。
在昏暗的天空下,无数人聚集在一起,为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举行葬礼。
相比奥匈帝国皇帝的身份而言,这场葬礼既仓促又简朴,但帝国当前的局势已不容许更盛大的仪式。
——咚!咚!咚!
“谁来了?”
随着沉重的敲门声响起,一名满脸胡须的老修士在卡普钦教堂(Kapuzinerkirche)墓窟深处高声询问。这座教堂自神圣罗马帝国时代起,便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皇族安息之地。
“弗朗茨·约瑟夫·卡尔·冯·奥地利!奥地利皇帝,匈牙利与波希米亚之王,伦巴第—威尼托之王,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加利西亚—洛多梅里亚,以及伊利里亚与耶路撒冷之王!”
“我们不认识此人!”
——咚!咚!咚!
“是谁来了?”
修士再度发问。
“弗朗茨·约瑟夫·卡尔·冯·哈布斯堡!奥匈帝国的皇帝!”
“我们不认识此人!”
——咚!咚!咚!
“是谁来了?”
“弗朗茨。”
敲门的弗朗茨·约瑟夫的侍从,声音微微颤抖,仿佛在述说某种最终的告别。
“一个罪孽深重、可怜卑微的人。”
“。。。。。。那么,请进。”
吱呀——
经过三次问答,墓窟的门缓缓敞开。
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奥匈帝国的高官与将领们,神色凝重地目送着安放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遗体的棺椁被抬入墓窟。而皇室的女性们,终于再也无法抑制,失声痛哭。
然而,在一旁沉默凝视着叔父葬礼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不,新任的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斐迪南一世——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一切都如同噩梦一般。
而这一切的开端,早在1913年6月28日——当他第一次直面棺中叔父的遗体时,便已悄然降临。
。。。。。。
“护卫到底在干什么。。。。。。?”
“无可辩解,请赐死!”
当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满脸悲痛地喃喃自语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总督奥斯卡·波蒂奥雷克(OskarPotiorek)满怀愧疚地在他面前跪下。
虽然这次的弗朗茨与上次不同,但他依旧未能阻止刺杀发生。
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并不想责备他。
不,或许该说,他连去责备的心力都没有了。
毕竟,原本今天要访问萨拉热窝的,并非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而是他自已。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观看了汉斯与维多利亚·路易丝的婚礼后,似乎受到了某种触动,开始比历史上的他更为积极主动的采取行动,尤其是竭力提升妻子的政治地位方面。
日前,在哈布斯堡皇室之中,索菲公爵夫人的地位仍低得可怜,甚至还不如一些普通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