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娇娇一直在县城里上学,周末回来家里人也没怎么说闲话。
还真不知道吴家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早前就知道,吴小妹的二哥定了亲事,吴小妹跟张红霞一直忙着置办婚事要用的东西。
说起来,秋收结束,他们家就该办喜事了。
可看吴小妹现在这样,难道婚事有什么变故?
她好奇道,“怎么了?这一脸不开心的。”
吴小妹叹口气,连桃酥都没心情吃了,回答道,“哎,别提了,我都替我二哥发愁。”
说着,便讲起其中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
吴春光今年满二十岁,其实前两年他就定过一个姑娘,也是准备办婚事的。
可正赶上前年收成不好,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好过。
女方那边的父亲生了病,更是需要一笔很大的开支,便找来吴家,说是彩礼得多加一些。
否则,两家亲事就只能作罢。
问题就在于,这一年谁家都困难,吴家实在是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钱。
再者,吴小妹上面有三个哥哥,大哥吴春阳那个时候也才结婚一年多点,孩子嗷嗷待哺。
三哥吴春齐也十八了,眼看着办完老二的婚事就得办老三的。
还有吴小妹的嫁妆。
哪哪都要用钱,做父母的,总不能因为一个孩子,其他的孩子都不顾了。
没办法,这门亲事就只能断了,女方嫁给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鳏夫,对方出得起彩礼。
因为这个事,吴春光就耽误了两年。
到今年,才重新定了门亲事。
而这门亲事,开始是吴春光自已提的,对方名叫徐盼弟,娘家在山坳子大队。
跟靠山大队都属于大阳公社,只不过听名字就能猜到是很偏远的地方。
出来进去的,都要翻过一座山。
所以,也是公社里面,最贫困的一个大队。
吴春光是在去公社的路上,碰到饿晕在路边的徐盼弟。
一来二去的,又见过两次面后,便求着张红霞去找媒人,去对方家里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