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娇娇一觉睡醒,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就发现院子里的地是湿润的。
然后,家里好像没人了。
三个大男人每天去上工,两个小的总喜欢跟着一起出门,去挣那两个工分。
再就是方青杏,每天早上会起来赶去县城的红太阳裁缝铺。
emmm
好像全家,就她最闲。
一边洗漱,姜娇娇一边想着,她所穿越的时间是1960年。
结合她对历史的了解,以及这几天在靠山大队所看到的,貌似情况没有七十年代那么严峻。
比如,农民们的自留地,其实还是有不少的。
当然,公社化运动以后整体上以大队为单位,大家集体劳动。
再比如,养家禽。
到七十年代的时候,每个大队都是集体养任务猪,到年底留一头分给队员,其他的都要交给公社。
但是现在,大队里也养猪。
不过养得并不多,还养了两头牛,主要是为了方便耕地。
而有条件的村民家里,可以养一头任务猪,再养一头自家的猪,年底吃或者卖给公社都行。
只是大部分人家都会选择卖给公社贴补家用。
所以一年到头,农民们能吃到肉的机会还是很少。
还有鸡。
七十年代农民家里养鸡不能超过两只,有点地方规定是三只,否则就是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但现在并没有这么规定,家里只要愿意伺候,养多少鸡都可以。
姜娇娇就在想,那她是不是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搞点什么发家致富的路子。
空间是怎么都不能暴露给外人的东西。
那想日子过得好,明面上肯定还是得有个说法才能安稳。
不过归根结底,在这样敏感的年代,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方青杏出去挣钱,大小男人们都要挣工分,家里的家务活就落在了姜娇娇一个人的身上。
说是这么说,比起以前在姜家,那轻松了不知多少倍。
她洗漱完就到厨房做早饭。
早饭姜娇娇一向不喜欢做得太复杂,直接用空间里的面条机做三斤多的手擀面。
再切点腊肉,加土豆,炒成哨子。
等姜远山他们回来,再把面条下到锅里,煮熟捞起来放两勺哨子,配着小咸菜,呼啦啦就是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