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带着港口穿越的 > 第57章 住哪儿的问题(第2页)

第57章 住哪儿的问题(第2页)

只不过他们大阳公社都没听到声,他还以为不会来这么偏远的地方呢。

结果这可倒好,一来来四个。

吴木生说完,底下的村民就开始议论起来,有的问到底什么是知识青年。

还有的问,他们农村有什么好支援的,帮着种地吗?

那些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年轻姑娘小伙子们,让他们种地,种的明白吗?

等等的问题,晒谷场上吵得厉害。

吴小妹也拉着姜娇娇说这个话题,姜娇娇就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并没有表现出自已对知青有多熟悉的样子。

高台上,吴木生举着喇叭,“行了,都别哇哇了,听我说。”

“昨天我去公社那边开会,秦书记说了,那些知青下来咱们大队,就是参与土地劳动,挣工分分口粮。”

“哎呀大队长,我听明白了,合着就是来下地干活呗,跟咱一样。”

“对,就是下地干活。”

“那还用得着城里来什么知识青年,咱们大队这么多人干着呢,不比他们强。”

吴木生没好气的瞪了说话的男人一眼,“你意见那么大,那你自已去跟秦书记说。”

男人讪讪笑着摸摸头,“那我可不敢。”

说完蔫蔫的躲到了后面。

吴木生也懒得再去看他,继续道,“今天喊你们来,也不是为了跟你们讨论要不要知青来的事。”

“而是知青来了以后,住哪儿的问题。”

村民们又开始叽叽喳喳,这住哪儿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大队长自已安排呗。

不等他们开口问。

吴木生直接道,“行了,我也不兜圈子,一次性把话说完。

知青下乡,秦书记建议我们各大队把知青安排到大队队员家里借住,这样既方便知青融入咱们,也能节省重新给他们张罗住房的开支。

当然了,也不白住。

知青们来的第一年,每个月有三十五斤的粮食补贴,他们自带口粮入伙,

另外每个月能给八毛钱的借住费。”

他清了清嗓子。

最后补充一句,“行了,家里有空房间的,来我这里报名。”

他放下手里的喇叭,人群炸开锅。

当即就有几个婶子大娘围过去,叽叽喳喳问着如果把人安排在家里住,这粮食是不是都能分给他们家。

吴木生解释,别做梦,这粮食是知青的,是人家的口粮。

那八毛钱是实实在在得到手里的。

问话的婶子们虽然有点失望,但是想想每个月能额外得八毛钱,可以买盐,买针线也不错。

重点是,那三十五斤的粮食肯定是放在家里一起吃。

他们多少能占点便宜。

动心的人真是不少,毕竟这年头粮食实在金贵,家里哪怕多一斤粮食都是好的啊。

吴木生手里拿着纸笔准备写下报名的人家。

抬眼看了下面前喊得最积极的那个。

没好气道,“大牛家的,你家统共三间房,老老小小住了十多口子,难不成知青来了让他睡房顶?

去一边去,家里没空房间的自已心里有点数,别过来拿老子寻乐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