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近两个小时,可算到大集了。
林湘照例交了保护费,给负责人送了包烟,借了砖头搭土灶。
王叔问林湘,“妞子,你说我们要不要交这个钱啊?”
一斤麻花还没卖出去呢,就要先花一块钱出去,王叔实在肉疼,不愿意出这个钱。
毕竟这一背篓麻花才能卖一两块钱。
“我交保护费是因为我得搭炉子,您就一个背篓和一杆称,说走就能走,就占这么点儿地方,用不着交。”
王叔这才松了口气,和大儿子一起把麻花摆了出来。
因为考虑到路途遥远,所以他们没有待桌椅板凳之类的,只背了个背篓,挎了个篮子,篮子里装了一杆称。
把称拿出来,又抓了些麻花放篮子里,父子俩就往路牙子上一坐。
林湘和五叔把摊位支起来,就看到王叔父子俩呆呆地坐在马路牙子上,好奇地问道:“王叔,你俩坐着干啥呢?”
“等着开张啊?”
“干等着啊?您得吆喝啊!不吆喝人谁知道你是干啥的?咱得把麻花的价格喊出来,要是觉得贵,人不往跟前凑,凡是往跟前凑的,那都是有心想买的,咱们这个时候再把优惠摆出来,麻花这不就卖不出去了吗?”
王叔一副“学到了”的姿态,学着林母的样子开始吆喝。
赵大爷比他还放得开,早早开始吆喝了。
“丁丁糖哟,麦芽糖—”
糖的吸引力远比麻花高,王叔刚开张,赵大爷就卖了好几单出去。
只有陈家婆媳还没有开张。
不满不像林湘,有摊位,也不像赵大爷和王叔,只需要背篓就能卖东西。
如果单纯卖锅盔还好,偏偏还要夹菜,总不能蹲在路边夹吧?她们乐意这样,顾客也不乐意来买啊!
陈大娘只好找林湘帮忙。
林湘正忙着煮粉,压根儿没工夫搭理陈大娘。
“你可以交一块钱的保护费,然后去那边借一张桌子来就行了。”
陈大娘扯着嗓门大喊,“我还没开始卖呢,就得先交一块钱出去?”
她的菜夹馍定价也才一毛钱一个,卖十个才能有一块钱,要是真把这个钱出了,她还赚啥钱啊?
“不乐意花钱就自个儿想办法去!”林湘回吼了一句,再不跟陈大娘搭话。
陈大娘骂骂咧咧地回去,恰好有人来询问。
“你这是锅盔吧?咋卖啊?”
陈大娘立刻换了副嘴脸,“这锅盔都是我一大早起来现炕的,现在还热乎着呢。一毛钱一个,你要几个?”
“多少?一毛钱?你咋不去抢啊!”
那人骂了一句,脚下生风地走了。
陈大娘伸出了尔康手,“你别走啊,我这是菜夹馍,除了锅盔,里头还有菜的!”
但人已经走远了。
陈大娘转头就骂儿媳妇儿:“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咋能卖得出去?还不赶紧吆喝!”
俩妯娌也没喊过,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张口。
但陈大娘却在一旁虎视眈眈,无奈,俩妯娌只能硬着头皮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