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率土之滨主城最好位置 > 第20章 统一中原壮志凌云(第2页)

第20章 统一中原壮志凌云(第2页)

司马懿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建立都城固然重要,但我们也要考虑到国家的安全。我建议在中原之外,再设立几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以策万全。”

贾诩补充道:“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暂时外交关系,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

赵云、关羽、张飞、马超等人也纷纷发言,他们提出了关于军队建设、边防防御等方面的建议。

黄忠则提出了关于农业发展的建议,黄盖则关注海洋贸易的开拓,而周瑜则着眼于水利工程的建设。

讨论持续了许久,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激情与期待。谭景程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倾听着大家的发言,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与决心。

最后,谭景程站起身,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诸位所言极是,我们的国家需要稳定,需要发展,需要和平。从今天起,我们要共同努力,为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而奋斗!”

众人齐声应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激情与期待。谭景程知道,这一刻,他们已经凝聚成了一个不可战胜的力量。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在他们手中崛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按照商议的内容,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谭景程亲自参与了都城的选址和规划,诸葛亮则负责起草百官制度和法律体系,司马徽、司马懿等人则忙于军事重镇的建设和边防防御的安排。

赵云、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则带领着军队,保卫着国家的安宁。黄忠、黄盖、周瑜等人则分别负责农业、海洋贸易和水利工程的发展。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新的国家逐渐崛起,中原大地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最好回报。他们相信,只要他们继续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未来的道路一定会更加光明和宽广。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建国的消息如春风般传遍了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各州县的官员们接到旨意后,纷纷行动起来,而最终的都城还是选择在旧都洛阳城。

所以洛阳城此次也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外扩张,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活力。

在这个关键时刻,建立起国家名字的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要。谭景程与众谋士经过深思熟虑,最终确定了一个新的国名——“神华国”。

这个名字结合了前朝文化、神话以及上古传说历史,寓意着国家的神秘、强大与繁荣。

随着建国的脚步日益临近,洛阳城的准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街道宽阔整洁,宫殿巍峨壮丽,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全国各地的百姓们也纷纷前来洛阳,希望亲眼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在众人的期待中,建国登基大典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这一天,洛阳城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官员们身着朝服,百姓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之中。

大典定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日子寓意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清晨,谭景程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洛阳城的最高处——万象楼。

从这里俯瞰整个城市,只见街道上人流如织,宫殿前彩旗飘扬,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随着钟鼓齐鸣,大典正式开始。谭景程站在万象楼上,神色庄重而威严。他俯瞰着下方的群臣和百姓,心中充满了责任感与使命感。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将肩负起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重任。

与此同时,密探和官员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分别前往隐世宗门圣地和外邦国家,邀请各方势力前来参加登基大典。

这些隐世宗门圣地虽然不问世事,但他们的实力深不可测,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外邦国家虽然与神华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但谭景程深知外交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次大典加强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

当密探和官员们来到隐世宗门圣地时,他们受到了各宗门的热情接待。这些宗门圣地虽然隐居深山,但对于国家的兴衰存亡始终保持着关注。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支持神华国的发展,并派遣弟子前来参加大典。

而在外邦国家,使者们也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羌、乌孙、高句丽、扶余等国的国王们纷纷表示祝贺,并承诺将派遣使团前来参加大典。他们被神华国的繁荣与强大所吸引,希望借此机会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当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就绪后,大典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这一天,洛阳城内外人山人海,各方势力的代表齐聚一堂。

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脸上洋溢着友好的笑容。在庄严而隆重的气氛中,谭景程登上了龙位,接受着众人的朝拜与祝贺。

随着礼炮齐鸣、鼓乐喧天,大典达到了高潮。谭景程站在龙位上,俯瞰着下方的群臣和百姓,心中充满了豪情与壮志。他知道,从今天开始,神华国将在他的带领下,迈向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