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张时安他们也没有忘记那天陈夫子的话。
与徐子睿商量了一番,两家人就拎着礼品上门。
陈夫子喝下了几人递过来的敬师茶,他们几个也算是有了师徒之名。
因为张时安的年纪最大,所以混上了一个大师兄的称号。
至于徐子睿当然是老二,不只是排行老二,就连成绩也是万年老二。
虽然陈明哲和陈夫子是亲爷孙,可论排辈,还是得乖乖排在最后。
而三人自从有了这一层关系,当然也更亲近了几分。
师兄弟之间的名分跟亲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对陈夫子也要更敬重几分。
在这个朝代对于为师者,都极其敬重,相当于,另外一位父亲。
而陈夫子在正式收下了几人之后,那也是更为严格。
因为张时安他们不用每天来回的在路上消耗时间。
所以大部分,中午和散学之后,都会留在陈夫子的书房当中在学上一段时间。
而这样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起码,几个人,许多不懂的地方,都能够有人指导。
再加上他们几个,脑子聪明学的也快,特别是张时安举一反三玩的特别溜。
而陈夫子更是决定在这两年赶紧把几个人的学识拉上去。
两年之后的县试,肯定是要去试一试的。
陈夫子没有说的是。
他对自家这个大弟子那是给予了厚望,觉得他这辈子,收了这么一个弟子,一定会给他带来很大的惊喜。
当然也希望,这几个孩子以后,能够互相扶持。
官场之上,并不是一个适合单打独斗就能闯出一片天地的地方。
想要独善其身,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现在他们还小,倒是不用烦心这样的事情。
等真到了那个地步,他们就会明白,有信得过的人能够背靠背,是多么的不易。
陈夫子这日把他们叫到书房当中。
给他们,递了几张,答卷给到他们,里面的内容正是今年县试出的考题。
陈夫子本意是想让他们直接就坐在这房间当中,把题答完就算了。
谁知道张时安竟然直接,提出一个建议。
那就是,他们竟然要做的是县试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