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并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开玩笑张时安还没那么小气,他这种记笔记的方法其实并不少见。
像现在这个朝代,像一些书院和学堂都有类似的行为。
他唯一改动的一个点,那就是,本子都是他自制的,只要用几刀纸把它割成合适的大小,再用书皮缝上。
这比去书店当中购买便宜很多。
而他,想要记得快一些,肯定就不能用软绵绵的毛笔。
这碳笔还是他找了好几种木材烧出来的炭之后,滑到本子上不重不浅,找个布条一包。
还不脏手。
反正是10分的好用。
在陈夫子的学堂当中一经出现,就被其他几人纷纷预定了一份。
可以说张时安靠着,他和自家二姐姐,缝制的书皮也就是笔记本。还有很好的布条包裹炭笔。
在他们小镇子上的学堂当中,就让他俩小赚了一笔。
而现在既然有如此一个宣传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
掏出他自已制作的本子,以及他手上的炭笔给眼前的这几个孩童开始比划。
又把徐子睿他们几个也拉过来,让他们形容一下这个本子和笔的好处。
碳笔一个只卖5文钱,至于本子,没有三十文钱,那都是买不走的。
而他今日特意带着这些东西到那肯定不会做没准备的仗。
来到马车放箩筐的地方,一下子就成交出去十几本笔记本和碳笔。
真是小赚了一笔。
不过这钱又不是他个人的,还要分给自家二姐姐,好歹对方也出力了。
当然这种机会肯定不是常常就有,只要有心人仔细看一看就能够很快的仿制出来。
而他现在赚的也就只是一个,信息差的钱。
特别是万一人家书肆的掌柜一看,到时候更加精美,更加有品质的替代品。一出来他哪里还有什么生意做。
等到宴会散场。
陈夫子,跟几人说了一声,问他们可否要去县里面买什么东西?
如果没什么买的就在这里等他。
如果有买的的话,半个时辰回来就行。
几人默默的对视一眼,知道陈夫子是想跟赵夫子再多聊一会儿。
他们几个也没有那么没有眼色。
更何况,好不容易来一趟县里面,这会街上正是热闹的时候。
要是不去逛逛岂不可惜?更何况几个人现在身上都是有钱的情况之下。
两个人第1个目标就是去书肆里面看看是否进了什么新书。
张时安也不扫兴,那两个少爷买书,他就买点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