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暲和朝鲜官员们听了杨士奇的话后,都纷纷震惊不已,窃窃私语,没想到转眼之间,大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李暲听后继续说道。
“那我们和大明的盟约?”
杨溥表示:“分割好的土地,我大明绝不赖账,如今倭国三岛都是叛军,朝鲜要是出兵征讨,我大明绝不插手。”
李暲听了杨溥心里直骂人。
你他娘的还是要赖账啊,我要是能打过他们,我还用得着来这里吗?
李暲怒气冲冲的说道:“这么说,大明是不遵守盟约了?”
杨荣说道“不是不遵守,是叛乱。”
“大明朝如此多的兵马,连小小的叛军都解决不了吗?”
“我大明军队作战完,国力消耗甚巨,如今皇上病倒,朝廷不安,目前无暇顾忌倭寇四岛的情况。既然是小小的叛军,那就请朝鲜国主派兵消灭,我大明绝不插手。”
“你。。。。。。。。”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吵得激烈不已,对于这个结果李暲显然是不满意的,随即愤怒的表示:“既然你们如此做派,那就别怪我们无情了。”
杨士奇听到朝鲜使臣竟敢出言威胁,也是拍起了桌子。
“我大明虽然无力解决的倭寇的叛军,但是北方依然有精兵强将,红衣大炮,你朝鲜若是敢动兵,我大明也不惧,你们攻打残兵败将的倭寇都如此费力,竟敢挑衅大明。”
李暲和一众朝鲜官员听完之后,皆如被雷击中一般呆立当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他们面面相觑,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之中,实力永远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朝鲜的子民数量、军队规模以及领土面积等方面,与大明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那庞大的大明帝国宛如一座巍峨高山,而朝鲜则如同山脚下的一颗小石子。
朝鲜就算举兵10万报复,对于大明而言,或许仅仅只是其军事力量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就像是广袤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不足道。然而,这十万人对于朝鲜来说,却几乎等同于倾尽全国之力才能凑齐的数字!这样巨大的差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无比沉重的压力,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了心头,令人喘不过气来。
大明耗尽大半国力,征服了草原,近些年来虽然稍有恢复,但是抚恤政策一发就是20年,收上来的税很大一部分用来维持抚恤政策了,其他的则是用来建设的,若是想再次开启战争,必须再等待10年,或者朝廷能有别的进项。大明朝以商养军的政策,随即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是朝廷的压力依然不小,尤其是打完瓦剌,阵亡、残疾、受伤军士众多,抚恤的开销也是成倍数增长,只能进行长时间的休养生息。
三杨纷纷站起身来,杨士奇随后说道:“若是诸位没有别的事情,容我等告退了。”
三杨挥了挥衣袖,扭头就走,李暲见此也是慌了神,要是跟大明这个强大的邻居为敌,下场显而易见,恐怕国家都要遭殃,赶忙说道:“留步,留步,李暲失礼,请三位大人海涵,恳请三位大人给我指一条明路啊。”
三杨停下脚步,却并没有转身,而是露出笑容,心想。
果然朝鲜害怕了。
先前晾了晾他们,此刻必然急躁,他们一犯错,这件事就可以浑水摸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