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大军缓缓退军回京,朱高爔让原辎重营将领李鹰统领三千营,朱瞻墉统领中军,周安、郑方两个朱瞻墉的心腹统领五军营。
就这样在朱高爔和朱瞻墉的严密监视下,汉王和赵王也只能寸步不离的扶柩归国,朱瞻基因为收到了打击,参加完朱棣最后一场会议后,就不在出营长了,期间也是严密监视着。
就这样50万大军缓缓退回了北京城中。
前太子朱高炽此时已经率领文武百官前来迎接了,朱高炽率先跪下拜见新皇,其他臣子也是有样学样的拜见。
朱高爔连忙搀扶起朱高炽,看着自家大哥,眼睛旁的黑眼圈,还有浮肿的手脚也是心疼。
“大哥,走一起入车辇吧。”
“谢皇上。”
朱高爔搀扶他缓缓来到了宫殿,朱高爔遂安排礼部官员,准备发丧的事宜。
随着丧钟的响起,大明百姓也知道了,永乐皇帝驾崩了,永乐皇上妃嫔入感业寺出家,随后安排侯毅掌管宫禁,张安掌管城防,将皇城上上下下全部换成了自已人。
随后根据礼法新皇举行了祭天,祭地,祭祖的各项事宜,完成了礼法上的流程,朱高爔接受了众人的拜见,朱高爔改元建恒,随后便开始了大册群臣。
“册封柳氏为皇后,长子朱瞻墉为太子。”
“儿臣谢父皇。”
朱瞻墉神采奕奕的跪下谢恩。
“册封神机营将领柳升为兵部尚书,封融国公,加太子少保衔,原兵部尚书方宾,入内阁参政。”
“谢皇上。”,“谢皇上。”
作为朱高爔的岳父被册封,都在朝臣的意料之中。
“加封内阁杨士奇为太子太傅。”
“谢皇上。”
杨士奇听到后也是放下心来了。
“加封夏元吉为太子少傅。”
“谢皇上。”
夏元吉领命后,也退了下来。
“册封户部侍郎王斌为刑部右侍郎”
“谢皇上”
“册封于谦为兵部右侍郎”
“谢皇上。”
文臣封了几个重要的人,随后便开始了武将。
“樊忠”
“侯毅册封为金吾卫大将军,掌管禁军,封忠勇侯。”
“谢皇上。”
“英国公张辅领三千营主将,李鹰封安武侯,领三千营副将。”
“谢皇上”,“谢皇上。”
“樊忠封靖远侯,领五军营主将,张安封章勇侯,领五军营副将。”
“谢皇上”,“谢皇上。”
“周安封为勇毅侯,领神机营主将,郑方封平壤侯,领神机营副将。”
。。。。。。。。。。。。。。。。。
随着朱高爔的任命,替换了原来的军队主将,换成了自已人,朱棣留下了的老臣也是稍微晋升,封了公侯,文臣中也是替换了自已人掌握六部,内廷的宦官也是根据朱棣留下的老臣纪纲提供的名单,剔除了汉王赵王太子太孙的全部眼线,从此刻开始大明正是进入了朱高爔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