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步走上前,从怀中取出一份手抄的《三字经》,递给了王婉钰。
“这是……”王婉钰惊喜地接过,翻开一看,顿时眼泛晶亮,“韩公子,这是你亲手抄写的《三字经》?”
“虽说用文气临摹也能做到,但总觉得亲笔所书更显诚意。”
韩知柏微微一笑,“婉钰姑娘,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韩公子请说。”王婉钰眨了眨眼,露出好奇的神色。
“希望婉钰姑娘能多多照拂我嫂嫂和侄儿。”韩知柏神色中略带忧愁。
“他们在慈安县举目无亲,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还请婉钰姑娘多加关照。”
王婉钰闻言,郑重地点头道:“韩公子放心,我定当尽心竭力。祝你此番院试再创佳绩,成就小三元!”
韩知柏拱手致谢。
转身时,他看到吴道、陆象天、郑氏和韩新宇已经等候在那里。
郑氏手里拿着两个布袋,里面装满了干粮。
她将布袋递给韩知柏和陈志远,眼中满是不舍,“路上小心,记得按时吃饭。”
韩新宇紧紧抱住韩知柏的腿,仰头看着叔叔,眼中含着泪水,“叔叔,你一定要快点回来。”
韩知柏蹲下身,轻轻抱了抱侄子,“宇儿乖,叔叔很快就回来。你要好好听话,照顾好娘亲。”
吴道拍了拍韩知柏的肩膀:“去吧,莫要辜负了这满城的期望。”
陆象天也跟着点头道:“知柏,志远,此去临城,切记谨慎行事。”
两人应声称是,向众人行了礼,转身踏上了前往临城府的路程。
看着两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吴道若有所思。
“象天,知柏如今已有多少作品入了圣阁?”
陆象天掰着指头:“让我算算——
文有《马说》,诗有《春雪》,词有《定风波》,赋有《明水赋》,散句有宁静致远和劝学二句。
如今又添《三字经》和台阁体新作。嘶——恐怖如斯!”
陆象天不小心吸了口冷气。
吴道微微颔首,不禁感慨万千。
“历来文入圣阁的先儒,不是以诗见长,就是专攻词作,再不然就是深耕策文。”
“像知柏这般全才,可谓前无古人。”
他的目光穿透远方,仿佛要寻找弟子的身影。
“也许,我们正在见证一位文豪的成长啊。”
【第一卷·儒子初鸣·完】
【明日起更第二卷·当世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