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儒道简介 > 第8章 画道研习(第2页)

第8章 画道研习(第2页)

这是一幅《雪竹图》(原作者〔五代〕徐熙)。描绘的是竹林积雪的场景。

其中三竿粗竹挺拔苍劲。其旁有弯曲和折断了的竹竿,又有一些细嫩丛杂的小竹参差其间。

虽是雪景,更觉情趣盎然、生机勃勃。

当年画道一境的吴老前辈,正值壮年。这画落笔笔触潇洒活泼,也没有勾线的痕迹,像是黑白照片一样。

或许当这幅画完成后,吴道自已也十分满意,悄悄在画上的角落写下了八个字——

“此竹价重黄金百两”。

没想到,吴老当年也有如此轻狂的岁月。

第二幅是《墨竹图》(原作者〔宋〕文同,)。

此画以倒竹为主体,竹子虬曲的枝干凌空倚势,树叶生意盎然。

画中的竹子枝叶繁密,主干如一条蜿蜒而来的蛇。

竹叶和竹枝从左上方垂下,出枝微曲取横空之势,着叶不多,但疏密有致

其茎多新枝,竿、节、枝、叶均以水墨单色一笔画出,生趣蓬勃。

看那前面的叶子用重墨,后面的叶子用淡墨,竹叶淡浓相宜,显得轻盈灵动又潇洒。

第三幅画的是《竹鹤图》(原作者〔明〕边景昭)。

画中有两只姿态俊美的仙鹤,在竹林里悠闲地徘徊。

为了突显仙鹤的高洁,吴老把四周染上了灰色,远处有隐约流淌着的溪流,整体上让我们感觉仿佛置身在仙境之中。

吴老师,是真的爱竹啊!

看罢,韩知柏把后面《墨竹》《竹鹤》两幅画收了起来。

毕竟以他如今的眼界,只能勉强看看第一幅……

随后,韩知柏抽出宣纸,将其覆在《雪竹》原作之上,开始临摹。

艺术入门,无非是从模仿开始。

好在穿越前那几年少年宫的国画底子还在,虽说荒废已久,但总比两眼一抹黑强。

提笔蘸墨,一竿竹子跃然纸上。

“嗯?不对。”韩知柏皱眉,将宣纸揉成一团扔到一旁。

重新铺开一张,再次尝试。

这一次,笔锋稍纵即逝,墨色浓淡有致。

可等他放下笔细看,竹节的位置却又差了几分。

“这画道,倒是比儒道还难。”

回想起白天陆象天的考校,韩知柏不禁苦笑。

《昌黎文集》在脑中快速翻动时尚且应付得来,可这画道一道,却是真真把他难住了。

又是数张宣纸过去,地上的纸团渐渐堆积。

夜深了,烛火摇曳。

他执着地一遍又一遍描摹,可那竹子要么僵硬,要么歪斜,始终差了那么一口气。

“啊!”终于,他忍不住大喊一声,“呈”大字形躺倒在床。

“罢了,今日先到这里。”韩知柏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来日方长,总能悟透的。”

反正吴师说他近日会来学堂。

这几天再自行琢磨,有什么不懂的,到时再请教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