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玉起身,手中拿着一份折叠整齐的方案,缓步走到比试台中央。
他将方案呈递给圣庙虚影。
虚影接过方案,略一扫视,便缓缓念道:“第一场比试,对对子。”
“规则如下:双方轮流出对子,每人出三个,每个对子限时二十息思考。”
“全对出者为胜。”
圣庙虚影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对对子?这可是考验急智的!”
“看来阳明学院是有备而来啊!”
“不知道韩秀才能不能应对?”
议论声中,郑由缓缓起身,脸上带着一丝自信的微笑。
他整理了一下衣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了比试台中央。
原来,昨日夜里,阳明学院的几位学子曾聚集一堂,商议对策。
周达、吴江、郑由、王德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分析着韩知柏的强弱。
“虽然不太想承认,但韩知柏那篇《明水赋》,的确惊艳,文采斐然,无人能及。”周达语气低沉,带着一丝不甘。
“不错,他的诗词造诣也颇高,我读过他《春雪》,确有不凡之处。”吴江面色阴沉,眼中闪过一丝忌惮。
“哼,诗词歌赋厉害又如何?我们对对子可不仅仅是靠文采,更需要急智和反应。”郑由嘴角噙着冷笑,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
“郑兄此言……有……有理,对对子,讲究的是瞬间的灵感和应对,韩知柏未必擅长。”王德结结巴巴地附和着。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最终决定,第一场比试,由郑由出战,以对对子来打乱韩知柏的节奏。
“郑由,你可有把握?”王廷玉看向郑由,沉声问道。
“首席教习放心,学生早已准备好了几个压箱底的绝对,定能让那韩知柏措手不及。”郑由自信满满地回答。
烛光摇曳,映照着郑由那张充满算计的脸。
他心中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已击败韩知柏、闻名天下的场景。
郑由走到比试台中央,先是朝着韩知柏的方向拱了拱手,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
“韩兄,久仰大名,今日能与你同台切磋,实乃郑某之幸。”
“不过,郑某才疏学浅,对对子更是班门弄斧,还望韩兄手下留情,莫要让郑某输得太难看啊。”
他故作谦逊,语气却带着一丝挑衅,想以此来激怒韩知柏。
韩知柏闻言,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神情平静如水。
他缓缓起身,衣袂飘动,显得格外清逸出尘。
他走到比试台中央,与郑由相对而立。
“郑兄过谦了,比试尚未开始,胜负犹未可知。”
“你我皆是读书人,当以文会友。”
“时间宝贵。郑兄,请赐教。”
韩知柏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郑由见韩知柏不为所动,心中暗恨。
这韩知柏,果然如传闻中一般,冷傲至极,难以对付。
郑由眼底闪过一丝阴鸷:
哼,装腔作势,待会儿可别哭出来!
郑由清了清嗓子:“韩兄,在下少时曾随长辈出游,途经通州,偶得一上联,至今无人能对。”
他提笔蘸墨,在圣纸上写下“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能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