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场时,韩知柏和陈志远两人,就分开了,号舍更不在一块儿。
韩知柏分到的是甲舍十五号,他左右张望,没有看到陈志远。
便坐在号舍内闭目养神。
“咚——”的一声鼓后,远远听得刘县令高唱了一声“请文宝”。
每一间号舍随之变得文气浓郁,答题板之上同步显化出文房四宝,以供考生作答。
嗯,这就很玄幻了。
第二声“咚——”,刘县令又高唱了一声“发卷”。
每个考生面前凭空出现三张圣纸。
嗯,有高考那味了!
暗暗吐槽了两句,韩知柏开始浏览三张卷,以《四书》为主:
第一卷,曰“帖经”,多为填空题,咱有“过目不忘”傍身,难度并不高。
第二卷,曰“墨义”,以名词解释为主,只求语句简单顺,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卷,曰“简策”,题为“论孝为百行之首。试析其义,并述行孝之道。”
韩知柏看到第三卷的题目时,心中不禁一沉。
竟是以往未有的论述题,这让他感到意外。
心中暗想:“看来今年乡试在第一场就上难度了,不知又要难倒多少学子。”
他微微皱眉,思绪开始飞速运转。
这一答,就是一个上午。
当他写完前两卷的经义题,已是正午时分。
饶是他这般金玉文台,又有号舍文气支撑的学子,都有些腰酸背疼、手腕发僵。
时间很紧张,匆匆垫了垫肚子,起身简单活动了一下。
他微微思考一番,又投入到第三卷的回答中去——
“孝者,百行之首也。夫孝者,所以事亲也。亲者,身之所自来也。事亲不孝,则身无以立……”
“……行孝之道,在于敬爱之心。敬则无慢,爱则无疏……”
“……故孝为百行之首,不可不察也。”
韩知柏写下最后一个字,长舒一口气。
抬头一看,已经日落西山,斜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进号舍。
再看周围,已然空了一大半,只剩为数不多的几个考生还在奋笔疾书。
韩知柏活动了下发酸的手腕,轻轻吹了吹墨迹未干的字迹。
这三卷试题对他而言并非难事,只是他选择了“台阁体”作答。
不过他如今笔力尚不纯熟,为了让每个字都端正有力,他写得格外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