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金色的阳光洒满临城,为这座古老的城池镀上一层祥瑞的光辉。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支浩荡的队伍敲锣打鼓,沿着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缓缓向陈家小院行进。
鲜红的旌旗迎风招展,队伍中央,郡守府的官差手捧圣旨,神情肃穆。
小院外早已围满了闻讯而来的邻居,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好奇的目光都聚焦在小院门口。
陈家小院,往日里平静安宁,今日却因这突如其来的圣旨而变得热闹非凡。
“圣旨到!郑氏接旨!”官差高声宣读,声音洪亮,在小院上空回荡。
“怎么是给我的?”郑氏一脸惊诧,受宠若惊。她连忙带着韩知柏和韩新宇跪下接旨。
韩知柏和韩新宇皆是一身崭新的青衫,神情激动,眼眶微红。
圣旨的大意,不仅是对郑氏长嫂如母、克勤克俭的表彰,也是对韩知柏在教化之路上所做贡献的肯定,赞扬他以平民之身,开启民智,为大盛培养人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其中,还非常隐晦地提及了韩知柏连连写下《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等蒙学经典,开启民智,功德无量,实乃人族之幸。
圣旨宣读完毕,郑氏直接被封为六品孺人!
“娘!恭喜您啊!”
韩新宇激动地蹦了起来,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韩知柏抱起兴奋的小侄子,声音也有些颤抖:“大嫂,这些年,您辛苦了!”
小院外,围观的邻居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纷纷上前向郑氏道贺。
“韩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啊!”
“这可是六品孺人啊!县令见了还得行礼呢!咱们知府是几品来着?”
“韩家嫂子,以后咱们可得沾沾您的福气啊!”
人群中,俞兆林也跟着俞成则来到韩家,恭贺郑氏荣封诰命。
“韩家嫂子,恭喜您了!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陈志远得知消息后,也飞奔而来,一进门就大笑着恭喜郑氏和韩知柏。
他看着韩知柏,挤眉弄眼地打趣道:“柏哥,这下你可是真的光耀门楣了!”
“六品孺人,诰命夫人,啧啧,以后见到大嫂,我是不是也得行礼问安啊?”他一边说,还一边作势要给郑氏行礼。
郑氏被他逗得哭笑不得,连忙把他扶起来:“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