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乡试。
宜祭祀、入学、开市;
忌嫁娶、入宅。(作者胡诌的)
天还未到五更,韩知柏已经准备妥当,站在窗前看着微亮的天色。
屋内,大嫂忙碌着,灶台上冒出热气,一碗小米粥散发着温暖的香气。
桌上还摆着蒸好的梁弄糕和一个棕子,象征着“高中”的美好愿望。
吃完饭后,韩知柏仔细检查了自已的考篮。
篮子里装着几块干粮和一壶水,这是他一天的口粮。
春寒料峭,大嫂体贴地多放了一件单衣。
整个屋子静谧而温馨,只有碗筷的轻碰声偶尔响起。
时辰将至,韩知柏唤来陈志远,两人走出家门。
慈安县的考场其实就设在文庙。
等韩陈两人来到考场,早有参考的学子候在了北门外。
北门,也称“龙门”,意为“鱼跃龙门”。
一眼望去,学子们大致分为三拨。
西边站着一堆年纪稍长的,他们的眼中流露出岁月的沧桑。
看的出前几回的失利让他们心有戚戚。
此刻,他们低声交谈,偶尔摇头叹息,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焦虑与不安。
门口排着队的是一群高谈阔论的少年,他们的神情中带着几分自信与期待。
这些人大多已经考了一两年,虽然未能如愿,但今年他们信心满满。
在他们眼中,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与迫切。
而东边那一片,三三两两的年轻学子们则显得有些紧张与兴奋。
一看就知道,和韩陈两人一样,都是刚刚定下文华,第一次参加县。
他们东张西望,试图从周围的环境中找到一丝安慰,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次考试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有人认出了韩知柏,一时间人群中一阵骚动。
“看到没?那个就是圣选甲等,要是咱们跟他考在一个榜上,回去也够吹一年的了。”
“瞅着也没啥特别的啊?圣庙搞错了吧,我上我也行!”
“拉倒吧!据说城南学院陆院长特批他住校,天天开小灶。你行吗?”
“哼!就怕名过其实,万一落了榜……”
“这可不兴说啊!留点口德!”
“要是有人把圣选比了下去,这场面,啧啧,不敢想哈哈!”
……
听着周围窸窸窣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