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开学典礼仍在继续。
韩知柏静静地站在台上,耐心地等待着孩子们将文蟠桃的药力吸收完毕。
随后,他将《弟子规》的原稿平铺在桌案上,再次让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
他让他们拿起饱蘸圣墨的毛笔,自已则握住他们握笔的手,带着他们一笔一划,在《弟子规》的最后郑重地写下自已的名字。
稚嫩的小手,在韩知柏的引导下,一笔一划,写得格外认真。
当最后一个孩子的名字落笔,韩知柏也在原稿上签下了自已的名字“韩知柏”。
想了想,他又转身,恭恭敬敬地请吴道和程潇上前签名。
吴道和程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
他们欣然应允,分别在《弟子规》上留下了自已的名字。
当分院所有人的名字都写在《弟子规》上后,文庙中的桃李再次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花香四溢,经久不散。
韩知柏感觉自已的文台中似乎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但现在典礼仍然继续,他无暇细究。
他向刘靖拱了拱手,示意他继续主持典礼。
刘靖微微颔首,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礼——成——!”
史无前例的开学典礼,就此落下帷幕。
孩子们欢快地跑出文庙,对他们来说,这里和以前的小私塾没什么两样,还能吃到美味的桃子,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而那些接孩子的家长们,脸上的喜悦更是难以掩饰,尤其是那些平民子弟的父母。
他们或许听不懂“天道垂青”和“星力加持”的深奥含义,但郡守大人那句“十四岁之前百病不侵”却如春雷般在他们心中炸响。
这简直是天大的福音!
一时间,这些家长们纷纷停下脚步,带着孩子,朝着文庙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再鞠了一躬。
文庙内,正厅门口。
韩知柏被俞成则、刘靖等人团团围住,原本打算悄悄溜走的他,此刻只能无奈地停下脚步。
俞成则满脸诚恳,向韩知柏表达了深深的谢意,感谢他能够打破门户之见,收下自已的小儿子俞兆林。
“韩先生,您的大恩大德,俞某没齿难忘!”
韩知柏连忙摆手,谦逊地说:“郡守大人言重了,我也只是一个领路人而已,尽自已的一份绵薄之力。”
“若是每个领路人都能如韩先生这般尽心竭力,我人族教化必将更上一层楼,妖蛮的威胁也将大大减少。”
俞成则感慨万千,言语间充满了敬佩。
说罢,他示意俞兆林上前。
“兆林,还不快向韩先生行礼道别?”
俞兆林乖巧地上前,恭恭敬敬地向韩知柏行了一个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