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笙能感觉到,此时挑战他金牌调解员的专业时候到了。
略微思索后楚笙着手录制视频。
防止别人冒充抢生意的办法是什么?
当然是把门槛提高到别人望尘莫及,跟都不敢跟的时候,那就能基本杜绝掉。
为什么是基本呢,因为总有那么些狂徒不怕死,那就没办法了。
(调解员张三的职业操守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当得起专业二字。
我受其鼓舞,决定制定属于我金牌调解员的规矩。
一:经本人接手的调解事件,一概收费都是调解后收取,没有定金之类的存在,不管多少。
二:调解事件若不能成功,绝不收取任何费用。
三:为防调解成功有反复的情况发生,因此可包售后。
四:目前本人接取调解事件只此一处渠道,别的任何渠道都是假货。
五:若雇佣调解,需将本人姓名,照片,地址,联系方式发到私信里,以便看到后联系。
六:凡接取调解事件,上穷碧落下黄泉,为保成功将至死方休。)
楚笙看了看,这应该就没问题了吧,很完美对吧?
特别是最后一条,表达了金牌调解员的必成之心,坚定不可动摇。
这叫什么,这就叫信誉,除了渠道,上面的任何一条都不是谁都能碰的,何况几条加在一起。
看着自已一拍脑袋临时制定的规矩,楚笙觉得没什么问题。
应该是有用的吧?
检查发现没什么要补充的,就点击发了出去。
“受张三鼓舞,经本人接手,懂的都懂。”
“兄弟们记住了,上穷碧落下黄泉,来自金牌调解员楚笙的规矩。”
“至死方休,调解员的竞争那么激烈吗?怎么越看越不对劲?”
“这是怕有人冒充去骗人?都多余了,张三那样的谁冒充得起。”
“规矩一出,我看谁那么不怕死,敢冒充到这种地步。”
看起来网友们都很认可,评论奇怪一点很正常,反正网友也没正常人,都致力于玩抽象。
很快,一条“楚笙的规矩”的热词登顶热度第一,把调解员张三都压了下去。
但也有无数人都说张三就是楚笙的人,尽管楚笙从来没承认过,可这个概念对网友来说都已经心照不宣。
承不承认的没关系,反正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