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团的日子里,训练与备战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李云龙在训练场上的雷厉风行,让战士们的军事素养逐步提升,而张嘉树在一旁的默默观察与思考,也使得新一团的训练体系不断完善。
一日,训练间隙,李云龙坐在操场边的石头上,看着不远处正在休息的战士们,皱起了眉头。
他转头对张嘉树说道:“老张啊,我发现个问题。你和楚政委,在作战指挥和部队管理上,确实有一套,是合格的领导。
但你们和战士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联系太少了。这部队啊,要想有凝聚力,不光是靠训练和纪律,还得和战士们打成一片。”
张嘉树无奈地叹了口气:“老李,我也知道这是个问题。我也想和战士们谈谈心,可我实在不擅长。每次和战士们交流,总感觉隔了层东西,说不到他们心坎里去。”
李云龙站起身来,拍了拍张嘉树的肩膀:“你这就不懂了。这联系哪是正儿八经地聊天啊,得是大家一起放松放松,比如喝顿酒,酒一上头,话匣子就打开了,感情自然就拉近了。”
张嘉树面露难色:“老李,你知道我不喝酒的,这可如何是好?”
李云龙笑骂道:“也不是我说你,你这书呆子,不喝酒就想不出别的法子了?”
张嘉树沉思片刻,眼睛一亮:“有了!我从楚明诚那里搜刮点钱,去附近村子买头大肥猪,给战士们炖肉吃。”
李云龙一听,乐了:“嘿,这主意不错。这战士们啊,平日里训练苦,有肉吃肯定高兴。”
张嘉树带着曹天威,脚步匆匆地朝着附近村子赶去。
一路上,曹天威好奇地问:“团长,咱真能在村子里买到大肥猪吗?”
张嘉树的眼神中充满了信心:“去看看,总归要试试,战士们训练辛苦,得给他们补补。”
进了村子,村民们起初有些疑惑,看着张嘉树和曹天威身着八路军军装,不知道他们来做什么。
张嘉树笑着走向一位老者,和气地说:“大爷,我们是八路军新一团的,想在村里买头猪,给战士们改善伙食。”
那老者一听,脸上立马绽开笑容,竖起大拇指:“八路军好啊!你们打鬼子,保卫咱老百姓,还想着给战士们弄好吃的,了不起!”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说道:“这猪啊,咱一定便宜卖给你们。”
“是啊,你们太不容易了。”
张嘉树连忙摆手:“不行不行,老乡们,你们日子也不宽裕,我们不能占你们便宜。”
可村民们热情高涨,一位大娘拉着张嘉树的手说:“长官,你们为咱拼命,这算啥。”
张嘉树忙纠正:“大娘,别叫长官,我们是人民的队伍,叫我小张就行。”
村民们见张嘉树态度坚决,便从家里拿出些鸡蛋、蔬菜等硬塞给他们。张嘉树推辞不过,只好让曹天威付钱。
曹天威把从楚明诚那里搜刮来的钱全拿了出来,说道:“团长,钱都在这儿了。”
张嘉树点头:“都给老乡,咱不能亏了大家。”
曹天威把钱递给村民,村民们却推搡着不肯要。
张嘉树诚恳地说:“乡亲们,这钱你们收下,不然这东西我们可不敢要。八路军有纪律,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僵持了一会儿,村民们才勉强收下钱。一位大叔拍着张嘉树的肩膀说:“小张啊,你们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以后有啥需要,尽管开口。”
张嘉树和曹天威牵着买来的大肥猪往回走,身后是村民们热情的送别目光。
曹天威笑着说:“团长,今天可真是感受到咱八路军和老百姓的情谊了。”
张嘉树微笑着回应:“是啊,这就是咱们能打胜仗的根基,军民一心,其利断金。”
在张嘉树和曹天威的努力下,一头肥猪被拉进了营地。炊事班的战士们忙得热火朝天,大锅里炖着的猪肉香气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