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若有所思:"丞相的意思是,与其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僵持,不如退回汉中,专心发展内政?"
"正是。"
诸葛亮点头,"亮已拟定退兵方案,全军分批撤离,王平率无当飞军断后。
待回到汉中,我们便着手推行新政。"
姜维还是有些不解:"可司马懿若趁机追击。。。。。。"
诸葛亮微微一笑:"这也无妨,先耍一个小花招,让他司马懿少睡几天好觉!"
当夜,蜀军大营悄然开始撤离。
诸葛亮站在高地上,望着远处魏军营寨的点点火光,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竹筒。那是他在姜饼小院里自制的"烟花",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绚丽,但在黑夜中足以制造混乱。
"传令下去,三更时分,全军点燃火把,齐声呐喊。"诸葛亮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记住,声势越大越好。"
三更时分,魏军营寨突然被一阵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惊醒。
司马懿冲出大帐,只见对面蜀军大营火光冲天,喊声震耳欲聋。
"不好!蜀军要夜袭!"副将惊慌失措地喊道。
司马懿却皱起眉头:"且慢!"他仔细听了听喊杀声的方向,忽然冷笑,"传令下去,全军按兵不动!这是诸葛亮的疑兵之计!"
然而为时已晚,魏军各部已经乱作一团。
等到天亮时,蜀军大营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满地燃烧的火把和随风飘散的硝烟。
。。。。。。
半月后,汉中城外的农田里,诸葛亮正指导农夫们安装新式水车。
姜维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丞相,第一批改良农具已经分发下去了!"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图纸,欣慰地点点头:"很好。伯约,你来看。。。。。。"他指着远处正在修建的高炉,"待这些高炉建成,我们就能大量生产精铁,届时连弩的产量可以翻十倍。"
姜维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工匠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远处,一群孩童在新建的学堂外嬉戏,朗朗读书声随风飘来。
"丞相,"姜维忽然压低声音,"您说我们真能在有生之年。。。。。。"
诸葛亮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坚定:"伯约,你可知道后世有句话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这些新法,不出十年,我们就能让蜀中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到那时。。。。。。"他望向北方,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何愁大业不成?"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老长。
远处,新式水车在河水的推动下缓缓转动,发出"吱呀"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诸葛亮离去后,小院中顿时变得冷清了不少。
曹操有些怀念:“你别说,这孔明走后,听不见他那叮叮当当的声音,还有些怀念。”
听到这话,姜饼忍不住一笑。
"真没劲!姜先生,给我找本《内燃机原理》来!"
"怎么,你也要学人家诸葛丞相研究物理化学,不看小视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