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预料到众人的反应,因此并未催促,只是静静把玩手中的虎符。这虎符是他从赵飞熊尸体上搜出的,有了它,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接管山海关的军权。
片刻后,终于有人站出来说话,“太子殿下,这王宁是您的人吧?就算任人唯亲也得有个度,山海关统帅非同小可,用人不当后果严重!”他的语气中带着质疑和不满。
“嗯,说得好,不必多言。我只是客气一下,并非真的征求你们的意见。”朱瞻基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他早已做好了决定,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意。
此言一出,众人皆震惊。这真是太子能说出的话吗?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朱瞻基的态度显然未将他们放在眼里。
桃烟在朱瞻基身后,极力忍住笑容。论腹黑,她与朱瞻基不相上下,她知道朱瞻基的手段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众将士听后,心中生出怒火。朱瞻基的态度显然未将他们放在眼里,士可杀不可辱,对武夫而言亦是如此。
于是有人站出来说话,“殿下,末将身体不适,难以领兵,特请辞去先锋一职!”他的语气中带着挑衅,显然是在试探朱瞻基的底线。
“哦,准了!”朱瞻基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的态度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话音刚落,众人都未反应过来。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只是威胁,但朱瞻基却真的不吃硬。他的决断力和魄力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事态已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要么彻底压制朱瞻基的气焰,要么彻底臣服。在朱瞻基的压力下,山海关的守将被迫站在同一战线。
随后又有三四名将领站出。“我要辞去副将一职!”“准了!”“我要辞去粮秣官一职!”“准了!”“我要。。。。。。”“准了!”朱瞻基的回答简洁而有力,他没有给任何人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
最后,朱瞻基挥了挥手。“好了,太麻烦了,这样吧,不想干的交出印信,想干的留下!”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决断,不容任何人反对。
众人此时都在试探朱瞻基的底线。于是六七枚印信放在了朱瞻基的案桌上,这些印信代表着他们对朱瞻基权威的屈服,也标志着山海关守将们最终接受了朱瞻基的领导。
即便如此,朱瞻基的面色依旧毫无波动。
余下的十几名战士开始坐立不安,他们既不想离开,又难以留下。
在犹豫不决之际,朱瞻基面带微笑地对他们说:
“诸位,何须迟疑?我曾言,欲离去者,我绝不挽留。但若留下,心怀二意者,唯有一死!”
此话一出,怎能不令人感到寒意。
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们很快变得识时务。
“末将愿听从太子差遣!”
“末将愿誓死追随太子殿下!”
“。。。。。。”
朱瞻基听后,摆了摆手。
“好了,诸位请起。桃烟,向朝廷呈递奏折,今日留下的将士,官职一律提升一级。至于离去者,既然他们自认无法为朝廷效力,那就贬为平民。山海关乃军事要地,非百姓可居,限他们两日内离开,违者,依军法处置。”
“遵命。”
朱瞻基运用恩威并施的手段,显得极为巧妙。
普天之下,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
通过简单的奖惩,朱瞻基轻松地分化了守将。
对于赵飞熊的旧部,朱瞻基本不打算任用。他们既然主动要求离开,反而省去了他的麻烦。
会晤群臣很快结束。
夜深人静时,桃烟守在朱瞻基身边,轻声问道:
“公子,接下来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