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快说吧,切莫因为我而延误了这家国大事。”
朱高燧面上虽挂着笑意,心中却如翻涌的波涛,暗自咒骂不已。西南各布政司的乱象,谁人不知?天灾接踵而至,匪患猖獗,人间惨剧,屡见不鲜。
众所周知,这些杂乱无章的事务已经尽人皆知。
然而,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却选择避而不谈。
一旦问题被公然揭示,寻求解决之道便迫在眉睫。
谁将负责平息匪患?谁又将援助受难的百姓?
财政的匮乏和人力资源的不足是西南乃至整个北方动荡的根源。
即便连年遭遇天灾人祸,
只要朝廷能够妥善赈济,局势尚可控制。
但问题的核心在于朝廷财政的窘迫。
连边防军的军饷都难以支付,更不用说顾及百姓的生计。
如今,问题已变得难以收拾。
即便坦言相告,似乎也难以扭转乾坤。
问题显而易见,却似乎无从解决。
然而,朱瞻基既然提及了此事,朱高燧也不得不面对。
他坦率地陈述了北方各地的困境。
最终,连他自己也不禁叹息。
这辽阔的山河,已是满目疮痍。
朱高炽听后,问出了他最不愿听到的问题。
“三弟,你有何良策?”
笑话,他能有什么办法?
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资金。
赈灾和剿匪都需要资金。
但资金从何而来?
朱高炽的问题让朱高燧哑口无言。
他只能无助地望向朱瞻基。
幸运的是,朱瞻基并未为难他。
“父皇,我想巡视西北各省,进行赈灾和剿匪。”
此言一出,原本沉闷的朝堂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众人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虽然愿意为国家效力是好事,但一个世子前往西南各省究竟能做些什么?
粮食从何而来?难道要以身犯险?
这些疑虑不仅存在于朝臣心中,朱高炽也有同样的担忧。
他犹豫片刻,最终向朱瞻基发问。
“世子,你有办法解决西北的困境吗?”
朱瞻基摇了摇头。
事情没有做成之前,说什么都是一句空谈。
而且一旦说出来,到时候还不知道会遇见多少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