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云如此,若无丝毫把握,料父亦难允行。
故沉吟片刻,瞻基遂跪,朗声道。
“父皇,儿臣虽无良策,但也愿披肝沥胆,亲历险境,我相信事在人为,天佑我大明,所有事情都会有转机的。”
朱高炽看着朱瞻基那坚毅的面庞后。
考虑良久,这才开口问道。
“你考虑清楚了吗?”
“儿臣早就想清楚了。”
“好,不愧是我朱家的好儿郎,既然你执意前往,那从今日起,你便代朕行事。普天之下,军政财粮,你可自行调拨,官员认命,你可自行安排,生杀予夺也可便宜行事。各地官员,天下百姓,侍你便是侍君!”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心中都不免咯噔了一声。
这和让朱瞻基直接做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皇帝之权,他尽握之,生杀予夺,皆可随意。若触其怒,一刀两断,亦无需担责。
这种事情简直是亘古未有,世所罕见。
可是满朝文武此时敢说半句话吗?
玉带紫袍者,皆非愚钝之辈,若今仍不明局势,实为可笑至极。
朱瞻基听到这话后,也随之松了一口气,原以为会遇到不小的阻碍,但现在看来,事情要比自己想得容易一些。
一切事情交代完毕后,朱瞻基也没有在朝堂之上多加逗留什么。
因为他手上的伤口看着实在是有些过于触目惊心了。
由于没有包扎,他一边说话,手上可还一边淌着血呢,所有人都知道这位世子爷是个狠人,但没想到他对别人狠,对自己也同样狠。
朝会结束,一班朝臣纷纷离去。
而户部尚书此时则是叫住了朱高燧。
“王爷且慢行!”
朱高燧此时本就不耐烦,可碍于面子又无法不去搭理。
于是他便停下了脚步。
“哦,李大人,有什么事吗?”
这位户部尚书,身形微胖,在朝堂之上,站了一会,就已经使他有些感到筋疲力尽了。
此时他一边喘着气,一边不满地嘟囔着。
“赵大人,你为何突然提及西北之事?!世子虽精明能干,但终究年轻,尚未深谙此中门道,三叔,你应当心知肚明吧?”
朱高燧本就一肚子邪火。
听到这无端的指责后,他冷笑两声。
“哼哼,我还真不知道,还望李大人不吝赐教才是!”
“赵大人,你也不要再揣着明白装糊涂了,这西北的事情,哪一桩不要银子?世子想要干出一番功绩,可这钱谁出,边军的军饷要不要发,南海备倭的粮草要不要筹备?我户部可没有什么金山银山,世子怜惜百姓,我也怜惜,但这大窟窿,让我和填补?”
这尚书是越说越激动,脸上的肥肉也不住地抖动着。
而朱高燧却依旧没什么好气。
“李大人,你对我嚷嚷又有何用?朝堂之上你为何不言?再者,西北那诸多棘手之事,你真当我毫不知情?咱们众人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现在世子殿下既然提出来了,我们也正好可以把这件事情放在眼里认真对待,这又有何不好?”
“王爷,大明江山,岂容如此折腾!”
“大胆,这话也是你该说的吗?做好你的分内事!你既然没办法解决问题,那就不该去相信世子殿下,在这件事情上你若是敢拖后腿,也不妨先想想自己的屁股干不干净!”
户部尚书一时间气得脸上肥肉直颤。
但他还是说不出什么来。
朱高燧也懒得理会此人,只见他甩袖径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