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丝路文化 > 第25章 文化认同(第2页)

第25章 文化认同(第2页)

整个嘉年华围绕服装设计、文创设计两条主线,计划举办一系列相关活动。

比如“喀什上海双城对话高峰设计论坛”、“千年新疆服饰复刻工艺展示”、“文创设计大赛”等。

“看来,这三个年轻人确实是脚踏实地干事的人,短短一天时间,就让梦想落地生根了。”王长辉在心中赞许道。

前指文化工作组也对他们的方案予以了肯定,并结合具体活动安排,在政策扶持、资源倾向、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了他们具体的指导和解释,并承诺他们只需安心筹划、具体实施,其他的协调、保障工作,交给前指就好了。

三个年轻人很高兴,他们完全没想到,以前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竟在前指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帮扶下,即将成为现实。

随着讨论的深入和活动的明确,会议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和热烈,完全进入了畅所欲言的境界。

王长辉如局外人一般欣喜地看着各种奇思妙想源源不断地从这些年轻人的头脑里冒出,引得前指与会人员喝彩连连,心里顿生一种自己是不是老了的惆怅。

会议开了四个小时,成果显著,虽然没有涉及太多的活动细节,但嘉年华活动的大体框架已然敲定。

“我能不能提个建议……”在会议进入尾声时,从头到尾一语不发的王长辉终于小声说道。

“王局长有什么高见,尽管提。”李铭笑呵呵地说道。

李铭今天确实很高兴,他没想到随着会议的深入,他渐渐看见了用服饰这个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链接东西部文化的路径、价值和意义。

文化的交融其实并非高高在上。

文化虽如高山般伟岸壮阔,但想要交融,须如流水般细微长久,才能融入于生活之中、遍布于市井之间、流淌于人心之内,才能细流无声地感染人、教育人。

“平凡而伟大。”这是他在会上不断的感叹。

“我没什么高见,只有一点儿小小的建议。”王长辉谦虚地笑道,“哈迪尔提出的‘千年新疆服饰复刻工艺展示’活动,我认为很好,但有个小缺憾。对传统工艺的认知,除了真正的织造匠人会大感兴趣,其实大家兴趣不高,因为看不懂。如果去掉‘工艺’二字,变成‘千年新疆服饰复刻展示’,那大家可能就兴趣盎然了。因为漂亮的衣服,大家都看得懂。”

王长辉此言一出,刚才还热烈非凡的会场,立刻变得安静下来。

哈迪尔的脸上现出一丝不快,吾斯曼和卡斯木的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

李铭倒没过多关注三个年轻人,沉思片刻后便拍案叫绝:“王局长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民众对服装的认知和热情,绝对是高过对工艺的认知的。哈迪尔,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哈迪尔顿时一张苦瓜脸:“局长,历史传统工艺的文化属性,可是要远远高于一件成衣的。”

李铭笑着纠正道:“哈迪尔,文化没有高下之分,民众认同的,我认为就是文化。我们文化润疆工程,不就是要让新疆人民认同、欣赏、热爱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吗?雅俗都能共赏,更何况做衣服的道与术?哈哈哈。”

李铭话音一落,连王长辉对他都有些刮目相看。

王长辉没想到和自己同时来疆的李铭,在对文化润疆工程的认知上,竟远远超越了自己。

“民众认同的,就是文化。”王长辉把这句话在心里默默念了好几遍,又联想起莎句书店曲折的规划经历,感觉实在是金玉良言,也庆幸自己最终还书店于人民。

“哈迪尔先生,有困难吗?”等咀嚼出文化的味道以后,王长辉这才笑着问哈迪尔。

“王局长,你这是明知故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