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周六例会”最能体现其集思广益的企业文化。每周六早上七点半钟,公司高级主管、分店经理和各级同仁近千人集合在一起,由公司总裁带领喊口号,然后大家就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策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与会者通常会花上一些时间来讲一些似乎不可能达成的创新构想,大家不会马上否决这些构想,而是先认真思考如何让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做出优良成绩的员工也会被请到本顿维尔总部并当众表扬,这种例会被视为沃尔玛企业文化的核心。参加会议的人个个喜笑颜开,在轻松的气氛中彼此间的距离被缩短了,沟通再不是一件难事,公司各级同仁也了解到了各分公司和各部门的最新进展。
山姆?沃尔顿一直认为,集思广益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沃尔玛公司的成功经营首先应当归功于公司的员工,是他们为公司共同出谋划策促进公司获得发展的。星期六早晨的会议是与业务密切相关的,其目的是让每个人知道沃尔玛公司的其他人在干什么。山姆?沃尔顿在商店员工中寻找英雄,并把他们召到本顿维尔来,在会上公开表扬他们。山姆?沃尔顿知道每个人都喜欢得到表扬,他尽可能寻找一切机会这么做。但他不喜欢在会议上只听到好的一面;他还想听听沃尔玛的弱点何在,沃尔玛还有哪些方面达不到要求,原因是什么。
星期六早晨的会议是沃尔玛探讨和辩论经营思想和管理战略的地方。这是沃尔玛所有努力和行动的焦点,这也是山姆?沃尔顿吸收各方面建议的地方。这里常常是沃尔玛决定尝试那些似乎不可能达到的计划的最佳场所,沃尔玛不是一哄而起地把计划否定掉,而是设法找出其可行性。山姆?沃尔顿正是在一次星期六早晨的会议中打了赌,结果不得不去华尔街跳草裙舞的。虽然这令山姆?沃尔顿十分尴尬,但沃尔玛当年的确取得8%以上的税前利润,而美国零售业中其他多数人却平均只能获得这个数字的一半,为这一成绩脸红一回,山姆?沃尔顿觉得完全值得。
山姆?沃尔顿知道,如果没有那些娱乐和出人意料的事,他们根本不可能让本顿维尔总部的大部分经理、员工每个星期六早晨都笑容满面地参加会议。会议上如果只有单调冗长的比较数据,一个接着一个关于业务问题的严肃讲话,会上只会有人打瞌睡,气氛也不可能活跃。不管他觉得该会议有多么重要,但大家都会觉得讨厌,即使召开了也毫无益处。
山姆?沃尔顿的一位经理说,周六晨会的主要特色在于它的自发性,星期六会议从来就没有专门的议事日程,董事长会在他随身携带的黄色笔记本上潦草地记些会上必须讨论的事,其他的管理人员也会带上自己的记事簿。有趣的是开会前山姆?沃尔顿随便指定谁,谁就是这次会议的主持。由于没有固定的预先安排,人们总是带有某种期望,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谁要出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节目。
阿尔?迈尔斯也说,星期六早晨的会议令你完全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是它的魅力所在。有时候也许会令某人很不好意思,如果他的工作不够理想,他不会受到当众责罚,他可能受到温和的批评,或者某种形式的忠告。阿尔?迈尔斯就曾经在会上被山姆?沃尔顿多次催逼在众人面前唱“红河谷”,最后在一帮人合唱的帮助下终于过关。阿尔认为,山姆?沃尔顿叫他在众人面前做自己不能及的事情,主要的目的是提醒他谦虚、谨慎。所以阿尔?迈尔斯觉得,星期六早上这些会议非常有趣,山姆?沃尔顿应该已经经过周密考虑,他知道什么时候让会议活泼,什么时候叫会议严肃,所以有时会议很民主,有时又显得专制,最终山姆?沃尔顿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交流信息。减轻每个人的负担,团结一致,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公司管理人员来说,星期六早晨的会议是绝对不应该错过的。
沃尔玛的“周六例会”可谓别开生面、别出心裁。从星期六早晨的会议中,我们可以看到沃尔玛企业文化的轻松、随意、团结和高效率,在这些通俗甚至略显夸张的文化活动中,大大增强了管理人员的凝聚力和参与意识,改变了会议在人们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印象,这就是沃尔玛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的企业文化特色。
决策活动中的集思广益,之所以远远胜于独断专行,是因为决策工作难度非常大,特别是重要决策,不仅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也需要高度的智慧。而仅靠管理者一个人的智力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一人不抵二人智,十人肚里出巧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广开思路、广开言路,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的智慧,既可以弥补一个人或少数人智力的不足,也可校正一个人或少数人思维走向的偏差。像袁绍那样的智力水平不高,思维走向常常发生偏差的决策者,最需要下属的帮助,可是他却每每拒绝这种帮助,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决策失误。像曹操、诸葛亮那样的决策者,确实具有出众的聪明才智,然而其决策行为仍需要下属的智力支持,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允许并鼓励这种支持,有效地保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决策成功。
历史发展到今天,高度发达、瞬息万变的社会决定了人类个体智能的辐射领域日益狭窄。所以,在现代决策管理中,集思广益愈发显得重要,无论是实行首长负责制的组织还是实行委员会负责制的组织,都有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参与决策积极性的必要。现代决策者的高明之处,主要不在于挖掘自身能力到什么程度,而在于发扬民主有效地利用外在能力到什么程度。
下属有很好的建议,由于种种原因不敢或不肯提出是常有的事。决策者在决策活动中,要想真正调动起下属特别是基层人员的积极性,首先要树立民主决策的观念,并真正体现在行动上。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奔的消息,高兴得来不及穿鞋子,光着脚跑出去迎接,“携手共入”“先拜于地”,丞相的架子一扫而光。如果说曹操并非事事如此,许多时候还要摆丞相架子的话,那么现代管理者则应该完全平等地对待下属,热情接待前来提建议的下属,认真听取并尊重下属的意见。同时,当下属提出反对意见时,不能像袁绍那样随意加以指责,而应该冷静地分析反对意见是否有道理,可供采纳的,要虚心釆纳,不能采纳的,要耐心讲明道理。其次,要釆取有效措施激励下属参与决策。曹操在平定并州,商议攻击乌桓时,曹洪等人担心刘表、刘备乘虚袭击许昌,反对进击乌桓。曹操却听从了郭嘉的建议,率军挺进沙漠戈壁,得胜凯旋后,曹操重赏曹洪等人,说:“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无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这种言者有赏的举措,很值得现代管理者效仿。可釆取表扬、奖励等办法,刺激下属的献策欲望,对那些提出建议采纳后取得显著效益的下属,要予以重奖。对屡言屡中、足智多谋的下属,要提拔重用。
决策民主化一般较为费时,容易贻误时机,一些较为紧迫的重要决策不宜也来不及广泛征求意见,但如果时间允许,发扬一下小范围的民主或征求一下身边下属的意见,也是有好处的。为了防止出现议而不决的局面,决策者要敢于在适当的时候拍板定案,发扬民主并不意味着不要集中。
曹操、诸葛亮等人集思广益的做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属难能可贵,然而用今天的眼光衡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其间的民主成分非常有限,仍然属于家长式的决策方式。现代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如果仅仅停留在曹操的水平上,甚至比不上曹操而近乎袁绍,那就应该将决策者的交椅腾出来,让给更适合的人。
【点评】
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有限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呢?因为他能够集思广益,采纳大家的意见,而不是一意孤行?只有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达到自己原本达不到的目的。
第四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诸葛亮为何能“七擒孟获”】
调查研究应该是企业管理者的一门必修课。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预知市场情形,有效降低风险,同时也才能发现社会潮流,把握大众需求和不同阶层人群的需要,调查越是仔细、深入,企业也便越能从中获益。
七擒孟获是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得意之作,在民间广为流传。诸葛亮执掌蜀国大权之后,在北伐曹魏之前,先率大军南征,深入蜀国南方的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在这块风土人情与汉族迥异,地形复杂,人烟稀少,瘴疫横生的不毛之地,得心应手地完成了对南蛮王孟获七擒七纵的过程。七擒孟获的胜利,奇谋妙策固然重要,但这些奇谋妙策,大都是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决策离不开信息,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在许多情况下不能用其他方式替代的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
诸葛亮自成都率军南下,在消灭了雍闿、朱褒、高定三个太守的反叛势力后,从永昌太守王伉那里听说,永昌城没有被叛军攻陷,多亏了本郡人吕凯。诸葛亮就把吕凯请来,问这位熟悉南蛮风土人情的上人打听南蛮的情况并请教平蛮方略。吕凯献上一幅“平蛮指掌图",诸葛亮就用吕凯为行军教授兼向导官,提兵大进,深入南蛮之境。
在“二擒”中,蜀军行至泸水,前军报称,泸水之内没有船筏,水势很急,孟获军马隔江筑垒据守。诸葛亮就亲自到泸水岸边察看一番,命令各军依山傍树下寨,令马岱率三千军从泸水下流沙口渡河,先去断孟获的粮道。未料马岱军在渡河时,“半渡皆倒,口鼻岀血而死”。诸葛亮闻报,立即找来当地上人仔细询问,方知由于天气炎热,“毒聚泸水”,白天过河必中其毒,要想渡河,“须待夜静水冷,气不起,饱食渡之,方可无事。”马岱军半夜渡河,果然顺利,出其不意地缴获了孟获的粮草。
诸葛亮第三次放回孟获,率军渡过泸水后,为弄清前方的情况,坐上四轮车,引领数百军士前去察看地理。来到西洱河,但见河水流速较慢,没有一只船筏。诸葛亮令士卒砍树扎筏,筏到河中立即沉没。诸葛亮就向吕凯打听,吕凯告诉他,西洱河上流有一山,其山多竹,用来搭竹桥,军马就能过河。诸葛亮即调三万人入山砍竹,在西洱河上搭起两座浮桥,开始了“四擒”的周密部署。
“五擒”时,孟获退据秃龙洞不出,将洞口连接外界的要路垒断,并派重兵把守。诸葛亮寻到一条进军的小路,这条小路山险岭恶,道路窄狭,多藏毒蛇恶蝎。一到黄昏,瘴气迷漫,熏人致命。仅有哑泉、柔泉、黑泉、灭泉四个毒泉,没有可供饮用的水源。蜀军初到时,前部军卒误饮哑泉之水,皆不能言,但指口而己。诸葛亮闻报,引数千人坐四轮小车实地察看,看完了泉水,又下车登高而望。诸葛亮不顾劳累艰险,攀藤附葛,前往山中拜访隐者,请教防治中毒的办法。受隐者指点,掘井得水,克服了道道难关,率军直逼秃龙洞擒拿了孟获。
“七擒”时,孟获得到乌弋国三万藤甲军相助,士兵所穿的特制藤甲,“渡水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魏延引军出迎,被藤甲军杀得大败,报知诸葛亮。诸葛亮向吕凯和当地上人询问了情况。次日又令土人引路,乘四轮车到桃花渡口北岸山僻去处,遍观地理。到了车不能行的地方,诸葛亮就弃车步行。来到一座山上,见一道山谷形如长蛇,皆危峭石壁,并无树木,中间一条大路。诸葛亮问土人:“此谷何名?”土人回答:“此处名为盘蛇谷,出谷则三江城大路,前名塔郎甸。”诸葛亮听后大喜,打道归寨,调兵遣将,将藤甲军诱至盘蛇谷中,火烧藤甲军,并第七次擒住孟获,胜利地完成了南征。
诸葛亮的上述举动,可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调查研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实践证明,调査研究是决策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性实践活动,是确保决策正确和优化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
现代决策者所面对的是一个极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因而调查研究对于现代决策者来说更为必要。当代伟人毛泽东不仅多次告
诫他的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且身体力行,不断地深入实际进行调査研究。他的许多英明决策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越来越高度重视市场调查,要向那些不重视调査研究整天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凭主观意志拍脑袋的决策者们泼一盆冷水,使之清醒头脑。
赤峰天义酒厂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调査研究的重要性。酒厂于1984年才建厂,在当地市场名优白酒竞争激烈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入市场调查。厂长孙广发组织人员深入到消费者中去,从“闲言碎语”中捕捉到第一手资料。天义酒厂所在的宁城县共有56万人口,农民占80%以上,但在农村市场上低档酒不“低”,高档酒“过高”,所以农村消费者宁愿花一两元钱买散白酒,也不愿意花数元买中档瓶酒。针对这种情况,该厂研制开发了“中京谷酒”、“中京二锅头”等低档白酒,瓶装50。毫升零售价才两元。由于适销对路,销售量直线上升。天义酒厂在赤峰制酒厂家强手如林的夹缝中杀出一条出路。
为了使调查研究能够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仅有调査还不够,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必须将调查得来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和整理,从中找出各种情况的相互关系及其固有的规律,然后才能决策。诸葛亮对自己实地观察和访问得来的信息,都是经过仔细的推敲后才做出决断的。
第二,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査同样没有发言权”。所以在调査研究时要明确目的,树立为决策服务的观念,不能摆花架子,装模作样。要“下马看花”,不要“走马观花”。
第三,调查研究的方法要多样化。诸葛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仅靠现场观察和访问知情者就足够了,但在现代社会则未免过于单调,新的方式特别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式正不断出现,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加以运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査研究,可收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贝索斯事业的成功也是得益于深入地调查研究。1994年,而立之年的杰夫?贝索斯想辞职,对于一般人来说,辞职并不是件太难的事,在哪儿不是干,只要舒心愉快,有一个比较满意的薪水,人挪活吗。
但贝索斯就不能不认真考虑了。
他是华尔街一个大公司的副总裁,掌管着5000亿美元的资产,真舍得放弃那常人难以获得的职位和薪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