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以前都没发现,”王晟的注意力基本都在河池村村里的情况:
“生产队都解散那么多年了,以前的供销社关停之后,你们村也没人支棱个村内商店吗?”
听见这话,吴军也没多想什么:
“村里就百来户村民,平时就是种地,吃饭,睡觉,也没别的啥需求。”
“无非买个米,买个油盐布肥皂,还有就是春苗的时候买个粮种,都是去县里买,反正一年就必须出去这一趟,或者找人帮忙带。”
言外之意,吴军不觉得在村里开商店,有啥必要。
这他王晟可就不同意了。
谁说农村的庄稼人就没有需求了?需求大了去了。
种地需要粮种,需要化肥,收成之后需要给粮食脱壳,需要磨面。
日常吃喝拉撒都是需求,比如肥皂、牙膏、毛巾啥的。
出行也是需求。
对吃喝拉撒有需求,那么就也需求挣钱,越挣钱,需求就越多,越不满足于只是吃饱,到时候也会追求吃到好的。
也会追求知道更多消息,丰富农闲时的娱乐生活。
挣的钱一多,住也想住好,那么砖瓦呀、水泥呀、木材啊啥的,那不都是需求。
村里就一百多户人咋了,一百多户等于三四百人呢。
虽说王晟想做毛斯夫人的大生意,但河池村的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啊。
最多一万块钱,就能把在河池村开商店的独门生意给支棱起来。
两个村各搞一个独门生意,叫王浩和李山各守一个。
鱼档生意结束之后,俩发小也没事做了,这不刚刚好。
心里定了主意之后,王晟也暂时暂停挑地皮的打算。
先花几天时间,把河池村商店给支棱起来!
抬眼环顾,废弃了的生产队食堂就在村口附近,出来进去的都能看到。
简单改造改造,就地使用,还能不浪费了这风水宝地。
“吴村长,这废弃食堂能交给我折腾不?”王晟简单问道。
吴军回头瞄了一眼。
他肚子里没有那么多想法,他只知道能把王晟给引来河池村,河池村就一定会往好了发展。
因此,这才刚回来,他就有目标了,那感情好啊。
“当然,你想咋折腾就咋折腾,只要能尽快让咱们村的乡里乡亲瞧见挣钱的门路,你想做啥都百无禁忌!”
跟年轻人沟通就是痛快,比跟一肚子花花肠子的老头打交道舒坦。
有他这话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