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珍还有工作,不能陪着他们在南京待太长时间,决定先把他们送到苏北外婆家。
吴小红也不管他们在南京要办的事,心心念念是回娘家。
带着儿女,儿媳妇回娘家,这是顶有面子的事。
吴小红虽然远嫁,几年也不回一次娘家,但是每次回去,哥嫂招待都很殷勤。
吴小红父母都还健在,一家子高个子。只有子女,也就是吴小红的兄弟姐妹,都又瘦又小。
张红英忍不住想,所以那些年,这边人过的什么日子?
吴小红的妈妈,也就是沈建兴的外婆,有一米七。外公也有一米七多。
但是大舅只有一米五不到,大姨也是一米五不到。
吴小红排行老二,刚刚嫁到鸭湾村的时候,听说才一米四,吃了几顿饱饭,跟风吹起来似的,长到了一米六三。
三姨,一米六出头,小姨,一米七……
按沈建珍的介绍,大姨大舅都是刚刚解放生的,小姨是六四年出生的。
日子越来越好过,人就长的越来越高。
他们家的孙辈,都长到了一米八多。
这个基因还是不错的,张红英满意的看了看身高一米八三的沈建兴。
前世张宇昊个子就不高,因为沈永健也不高。
虽然张宇昊还算是孝顺,但是生在自己这样的家庭里,也并不是什么好选择。遇见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可能性。放过沈永健,也放过自己,放过所有人。
还是眼前的生活甜,只要想象一下自己如果能有一个高高大大又孝顺的儿子,张红英心里就乐呵。
离开放生育还有好几年,张红英希望先生一个女儿,再生一个儿子,这样也能儿女双全。前世虽然她是招女婿,也可以生两个孩子,但是她担心再生一个还是儿子,不敢再生了。
现在人都不大喜欢生育,村子里独生子女已经占了大多数,就连两横头,可以不分男女都生两个的那种,都只生一个就不生了。
毕竟以后的小孩,从上幼儿园就要开始“卷”,学校里奖状当废纸发,大家都拿一堆奖状,单科奖,综合奖,看成绩,各个都是优秀,等到最后参加大的考试,什么中考高考,才一个个现原形。
从一年级正式读书就要开始补课,一个个读的两眼发直,田间地头,再也看不见撒欢的背影。
养个女儿好,贴心贴肺。张红英一定好好对她,儿子有的,女儿也有。都说养女像家姑——张红英想到女儿像沈建珍一样聪明,心里就高兴。但是一想到女儿像沈建珍一样叛逆,跟亲妈顶着干,又眼前一黑。
再想起来养儿像外舅——万一儿子像张红星,那还是不要生了算了。
看着自己婆婆吴小红跟外婆聊天,跟侄子侄女,外甥聊天,张红英开始胡思乱想。
“你发什么呆呢?”沈建兴凑过来悄悄问道:“是不是无聊?我带你去河边玩呀?”
张红英站起身来,看到沈建珍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苏北的风,尤其的大。苏北的河,也跟南边的不一样,一条条笔直。
沿着河沿走了走,沈建珍跟张红英告别:“阿英,我明天一早就回去上班了。
爷娘我带回去,你明天就跟沈建兴一起去南京。
行的吧?”
张红英深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整个人都精神了:“行不行的,总要试试看。
我们也有经验了,最多是少挣点,赔钱是不可能赔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