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上众人都看向了朱高煦。
尤其是朱高燧。
他作为北镇抚司的话事人,对于倭国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而且他作为局外人,自然知道一直支持朱高炽的金忠在这个时候推举朱高煦领兵去征讨倭国意欲何为。
他现在就想看看被太祖皇帝选中的朱高煦如何来接招。
“父王,儿臣觉得贸然派兵征讨倭国,不妥。”
朱高煦在众人的目光终于开了口,不过是婉拒了朱棣。
这个回答让现场的众人心里有些吃惊。
杨士奇和金忠用余光微微对视了一下,他们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这小子怎么不上当呢?
这还是那个以在战场上砍人为乐的汉王吗?
按照他们对朱高煦的了解,刚刚大获全胜,还获得朱棣夸赞,这个时候的朱高煦应该是目空一切,急切地想趁热打铁,再在朱棣面前好好的表现自己一番。
怎么会拒绝出兵倭国这个好机会呢?
同样诧异的还有朱棣。
急流勇退,这可不像是朱高煦的性格呀。
而且他还想让朱高煦借这个机会立威,让天下人都知道朱高煦文武双全,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力排众议,尤其是道衍和尚的反对,废黜朱高炽,改立朱高煦为继承人了。
“老二,本王觉得你可以领兵征讨倭国。”
“等你凯旋以后,本王会给你一个很丰厚的赏赐的。”
朱棣主动劝起了朱高煦,甚至还给了他一个非常明显的暗示。
可已经被朱棣画的大饼,差点钓成翘嘴的朱高煦已经完全不相信朱棣的话了。
他在心里冷笑道:“呵呵,很丰厚的赏赐?”
“有多丰厚?”
“有奉天殿那么厚还是有金川门那么厚?”
“我看你就是想骗我去倭国送死,好给朱高炽让路。”
朱高煦心里虽然这么想,但他还不至于笨到就这么去硬怼朱棣。
“父王,倭国孤悬海外。”
“距离大明也不近。”
“当年蒙古多次派兵征讨倭国,都因为海上的大风导致全军覆没。”
“我们虽然可以派兵上去,可孤军深入,不仅容易在倭国境内腹背受敌,大军的补给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儿臣认为不宜派兵渡海征讨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