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我跨越时空冲过了人海 > 第176章 这也太残暴了(第1页)

第176章 这也太残暴了(第1页)

几天之后,汉军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就驻扎在渭河的南岸,和远处的长安城隔河相对。

刘能站在大营门口,听着诸葛亮缓缓介绍着长安城的历史。

长安原本是周朝的国都,西周的国都酆京、镐京都在这里,沣水西称酆京,沣水东称镐京,但是作用有所不同,酆京在西周承担了祭祀的带有宗教性的作用,而镐京则作为行政中心而存在。

但是等到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国都东迁至洛邑,也就是后世的洛阳,镐京这里就被秦国占据,建立了国都咸阳。

秦末汉初的时候,长安其实还是咸阳的一个乡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长安”,这也是长安这个名称的由来。

汉初的时候,高祖刘邦下诏,相国萧何主持营造都城长安,开启了汉帝国的宏大基业。

其实汉朝能够定都长安,还是有一些波折的。

起初一名叫做娄敬的戍边老卒对刘邦建议定都关中,但群臣大多是从东方而来,于是纷纷反对。

刘邦就叫来了麾下第一谋臣张良,张良便分析道:“东周虽然比秦晋两世好,但雒邑城郭仅数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击。反观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

但是张良也没有彻底得罪娄敬,对娄敬评价道此人言之有理,于是刘邦就给娄敬安了个郎中的官职,并赐姓刘。

此后的两百年,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

不过在莽新篡汉的时候,长安城因为战火毁于一旦。

直到光武帝刘秀重建大汉,并定都洛阳,长安便改称西京。

等到初平元年,当时的太尉董卓自拜相国,将孝献皇帝、也就是后世俗称的汉献帝刘协迁居长安,长安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再次成为了国都。

不过没过多久,董卓死后接掌权力的李傕和郭汜就发生了内斗,李傕等人率军攻入长安,彻底焚毁了长安城中的宫殿。

此时的长安城已经没有办法再让一个皇帝居住了,于是刘协便东归了洛阳,没过多久就落到了曹操的手里,长安城就此没落,眼下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城市,而且还显得破破烂烂的,城墙上还有一个缺口没有修补完。

听完了诸葛亮的介绍,刘能也不禁感叹道:“这就是十三朝古都长安城啊,怎么看起来规模也不大啊!”

诸葛亮笑着说道:“长安城经过了多年战乱,人口凋敝,这种事情很正常,不过你说的十三朝古都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们后世的历史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朝代?”

刘能立刻说道:“这很正常,毕竟我是从两千年之后过来的,朝代多一些是很正常的。”

“那都有什么朝代呢?是否有比得上我大汉的?”诸葛亮问道。

刘能低头想了一下,回答道:“有,而且比大汉还牛。”

“我大汉纵横天下,日月所照,皆为汉土,你口中的那个朝代再强又能强到何等地步?”诸葛亮一脸微笑地问道。

“这丞相可就有些骄傲了。”刘能说道:“那个朝代叫做唐朝,一直延续了近三百年,后世往往会将汉唐并立。”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号称百年之内最强生物,与秦皇汉武并列。”

“他的登基之路极为不顺,唐高祖建立大唐之前,他就以实打实的军功被封为尚书令,等大唐统一天下之后,因为其功劳过大,故而特设了一个位置天策上将,位列高祖皇帝一人之下。”

“不过他却不是太子,太子是他的兄长,所以他就果断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直接干掉了他的两个兄弟,逼他的父亲高祖皇帝退位,这才得以登基称帝。”

“这不就是个逆贼吗?”诸葛亮立刻质问道。

以他的观念,他实在是看不起这种弑兄逼父的人,违逆伦常,和当天诛地灭。

结果刘能却是笑着说道:“如果没有他后面立下的功劳,那他就绝对是一个昏君,而且大唐也不可能延续近三百年之久。”

诸葛亮立刻问道:“那他立下了什么功劳呢?”

“丞相别急,等我慢慢道来。”刘能说道:“他登基一月,北方蛮族便兵临长安城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