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别抱怨了,”吕朗擦着汗走过来,严肃地问贾诩,“登记名单的工作完成了吗?”
听到这话,贾诩不再理会林川,急忙走向忙碌的人群,协助吕朗处理事务。夏日炎炎,天气闷热得连鸡蛋都能烤熟,而他们却穿着厚厚的官服在辛勤工作。
林川轻笑着问:“这都过去十天了,怎么还没准备好呢?”
文鸢满脸笑意地回答:“大王,最近报名的人数激增,已经有三万人响应,其中以法家、墨家和道家的学者为主,还有不少其他学派的人士。边境更是热闹非凡,魏、陈、秦等国的民众纷纷带着家人来投奔我们,这几天人口已经增加了超过十万,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这样下去,几年内我们就能拥有充足的兵力了。”林川下令,“传令士兵们维持秩序,并为每个人提供水源以防中暑。另外,让曹操在城外搭建帐篷供新来的人居住,避免引起本地居民的不满。告诉王猛,明天下午结束报名,三天后开始考试。”
“遵命!”
“等等,林川!”正当林川准备离开时,公输盘急匆匆赶来。
“大师,您找我有什么事?”林川问道。
“跟我来。”公输盘没有多说,直接带林川到了一个空旷的地方。
揭开覆盖物后,一排排崭新的投石车和诸葛连弩展现在林川眼前。“这是最新的诸葛连弩和投石车,”公输盘介绍道,“诸葛连弩能连续发射五箭呢。”
“太好了,张文远,将这些装备分配给陷阵营和宣武营。”
“是,不过大王,目前诸葛连弩只有三十架,制造起来非常耗时,每十天才造得出六架。”公输盘苦着脸说。
“没关系,慢慢来。”林川看着公输盘,突然灵光一闪,“公输盘大师,我有个想法。有一种材料叫纸,它易于折叠和书写,如果能发明出来,许多书籍都能更好地保存下来,你将会名留青史。”
“真的有这种东西吗?”
“我可以告诉你制作方法,用树皮、稻草……”
“林川,还有什么材料?”公输盘迫不及待地追问。
林川与公输盘谈兴正浓,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送走这位老前辈后,林川不禁微笑,心中暗喜:有公输盘这样的智者相助,统一大业似乎更加指日可待了。
次日清晨,六万考生涌进城内参加大考。文举考场静谧无声,学子们埋头苦写;而武举那边则是热闹非凡,赛马、射箭和比武等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
林川巡视一圈后,问身边的贾富:“发现什么出色的人才了吗?”
“回大王,有两位名叫雷横和朱仝的勇士表现不俗。”贾富答道。
“哦?”林川略感意外,“那还有谁?”
“另外,有两个人,一个叫韩信,另一个是吴起,他们的武艺平平,但在兵法上的造诣颇深,公孙先生对他们评价很高。”贾富继续介绍。
林川对韩信的名字并不陌生,但听到吴起时还是吃了一惊。他立即要求查看这两位候选人的资料,当看到吴起的名字时更是兴奋不已。林川决定亲自去见一见这个历史上的著名将领。
然而,吴起正在接受曹操关于军事策略的考验,林川只好稍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