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义正言辞道:“公子不必多言,我都已经知道了,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尽量帮助这些学子取得好成绩,争取在秋闱中击败国子监。”
许闲摇摇头,“不是这件事。”
“不是这件事?”
叶宁面带疑惑,问道:“那是什么事?”
许闲一本正经道:“我想让唐霄和赵福生两人也考上举人。”
叶宁:???
他听着许闲的话有些发懵,甚至以为自已是听错了。
叶宁甚至想过,许闲让他作弊。
但他万万没想到,许闲竟然会让他帮唐霄和赵福生两人考上举人。
虽然秋闱延期了两个月。
但依旧不是比登天还难?
“许公子。”
叶宁一脸懵逼的看着许闲,问道:“你真的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吗?你让我帮唐霄和赵福生两人考中举人?”
许闲微微点头,解释道:“你不要误会,其实我这两个兄弟并不笨,他们只是爱学习而已,但底子还是有的。”
叶宁:。。。。。。
他是真的不知道,唐霄和赵福生两人究竟有什么底子可言。
叶宁直言道:“可是许公子,我还是没有信心。”
许闲应声道:“这件事我们暂且不谈,不过叶宁我问你,你知道科举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为何出现八股文吗?那究竟什么叫八股文呢?”
叶宁微微一滞,随后道:“这很简单,科举考试中的文字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一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
“八股文的出现条件就非常复杂了,首先肯定是科举制的不断发展,原本科举的主要考试为诗词歌赋和诸科为考试内容,后来全部由经义所代替,使得科举从注重个人发挥和现实问题,到注重文章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总体来说便是结构形式大于实际内容,从注重内容变成了注重形势。”
“再有便是儒家作为正统学说独大的影响,揣摩圣人心思,遵循儒家思想,严格行文规范,“代圣贤立言”根基也由此形成。”
说着,他叹息道:“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政治原因,上位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当然是守序、听话、忠君爱国的人,八股文无论从内容和形势来看,都符合上位者的需求。”
听闻此话。
许闲微微点头,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牢笼志士。”
叶宁闻言,忍不住心头一颤,“公子你。。。。。。”
他做梦都没想到,许闲竟然能总结出来这么精辟的四个字。
牢笼志士,这是多么深刻的四个字啊,简直就是八股取士血淋淋的真实写照。
但叶宁不明白,许闲怎么说也算是一个上位者,竟然能总结的这么精辟。
“不用惊讶。”
许闲笑呵呵道:“我对八股取士同样没什么好感,而且早晚要将其取代,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牢笼志士,将天下书生都扔到八股文章里面,禁锢他们的思想,限制他们的自由,这会埋没很多人才,而且不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此话落地。
叶宁又是一惊,“许公子,你。。。。。。”
今日许闲这番话,再次令他对许闲刮目相看。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许闲对于科举和八股取士竟然有这般远见卓识。
这真不像是许闲这么一个上位者应该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