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三国之风起云涌 > 第91章 袁术败逃(第2页)

第91章 袁术败逃(第2页)

鉴于陈温已处于晚年,且据史料记载,他将于今年八月病逝,预计寿命仅剩两个月左右,因此陈家并不会对张固构成威胁。

至于陆康所在的陆家,张固更是无需陈温提醒便会善待。毕竟,陆家除了现任太守陆康外,还有一位显赫人物,即东吴最后一任大都督陆逊,陆逊是陆康兄长之孙。张固出于对陆逊的看重,也不会对陆家有任何不利之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晔率先发言道:“主公虽有意设宴款待黄祖,但恐怕黄祖不愿前来。”

张固微笑着回应:“子扬无需忧虑,我料黄祖定会赴宴。毕竟,我与黄祖之间并无仇怨。加之如今袁术败逃,而我军入驻舒县后,黄祖已失去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他心中定有不甘,而这份不甘定会驱使他前来探听消息。”

郭嘉轻轻摇动羽扇,点头赞同道:“确实如此。黄祖此次前来庐江,本意便是想让我们与袁术鹬蚌相争,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如今我军在此屯兵,只需在宴席上透露我们将水军占领居巢的消息,黄祖定会撤兵。”

张固摆手示意不必过于关注黄祖,转而将注意力转向南方的孙策,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他对郭嘉说:“奉孝,你的锦衣卫需加强对丹阳的监视,一旦丹阳有任何异动,务必迅速上报。”

郭嘉点头表示明白。张固见状,便将话题转向陆康,询问道:“季宁先生,听闻陆家乃吴郡大族,不知家中尚有几位成员?与许贡的关系又如何呢?”

陆康面带疑惑,缓缓道:“张将军,在下家中,育有一子,名曰绩;另有一侄,名曰骏。绩有二子一女,骏亦育有二子,皆居于吴县老家。我陆家与许贡素无瓜葛,不知张将军提及此事,意欲何为?”

张固闻言,微笑道:“实不相瞒,吾麾下暂无合适人选,堪当庐江太守之重任。故欲请季宁先生再度出山,继任此职。不知先生可否屈尊相助?”

陆康略作迟疑,道:“张将军,吾本欲归隐田园,然既得将军信任,且为朝廷所命扬州刺史,加之元悌又恳请我护其家人周全,吾便勉为其难,助将军一臂之力吧。”

张固闻言大喜,拱手道:“如此,便多谢季宁先生了。若先生愿助我一臂之力,他日我收复吴郡,必与许贡为敌。望先生早日将家人迁至庐江郡,以保周全。”

陆康闻言,朗声笑道:“吾早有此意,不瞒将军,吾兄之子陆骏,前些年已仙逝,留下两个孤苦伶仃的幼子。如今骏之长子陆逊,已到读书之年,此子自幼聪慧过人,吾正为此事发愁。将军此言,正合吾意!”

张固微笑着说道:“既然季宁先生有此意愿,将来在攻伐吴郡之时,我便不必过于谨慎小心。如此安排,甚好!”

陆康闻言,同样笑道:“闻听张将军麾下正缺人才,我倒恰好知晓一人,不知张将军是否有意启用?”

张固面露疑惑,道:“季宁先生请代为详述一二。”

陆康继续笑道:“此人名为贺齐,字公苗,乃会稽人士,现任会稽郡吏。我闻其前段时日不畏山越,毅然斩杀了郯县豪门之人斯从,且成功平定了山越千余民众的叛乱。此人显然是有勇有谋之辈。我与他素有书信往来,交流甚密。若张将军有意招揽,我可修书一封,助将军一臂之力!”

张固听到陆康的话后大喜过望,连忙道:“在下手下确实缺人才!既然如此,那便多谢季宁先生相助了!”

贺齐此人,在《三国演义》中并未登场,但他曾官至吴国后将军,与曹休隔江对峙。在此之前,贺齐常年镇守山越地区,与山越作战。在他的努力下,东吴迁徙了近三十万山越人口,以充实本地人口,从而使得吴国的人口数量在三国之中一直保持稳定。

是一个隐藏的大牛人……

喜欢三国之风起扬州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三国之风起扬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