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回80年代100赚7亿 > 第44章 动了心思(第1页)

第44章 动了心思(第1页)

次日拂晓前,洪爷家灶火已旺,热气腾腾地煮着鹿肉蘑菇馅的饺子,这是当地送行的习俗——上车饺子。

客人们本想推辞,却被村民们热情地塞满了大包小包,里面装满了土特产,怎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空手而回呢?

张仲义驾车准备绕行,先将她们送往呼兰县,再折返南庆。

呼兰县距东夷不过数十里,汪小敏昨日已安排妥当,其母会派车前往呼兰县迎接。

客人离去后,五队重归宁静,村民们依旧早早起身,趁着大学封山前,采集冻果。

冻梨冻柿子无需特别照料,只需露天堆放,借自然之寒冷冻,再反复拿回屋内解冻复冻。冻梨表皮转黑,便是冻成的标志,随意置于屋外,想吃时取回,冷水一浸,片刻间水面便凝结一层薄冰。待冻梨完全化开,咬上一口,甘甜如蜜。

这天,贾禛携贾梦兮与阿黄漫步于五营区的街道上,初冬的寒风虽带着几分凉意,却吹不散父女俩心中的暖意。

贾禛此行目的简单,欲为那些未曾踏入校门的孩子们购置些铅笔与作业本。

他们沿街前行,却意外发现了一幕不同寻常的景象:街道两旁多了许多售卖君子兰幼苗的小贩,他们用手推车搭起简易的架子,覆盖着厚厚的塑料布,车内还置有烧木材的小炉子,以保持温度。

小贩们卖力吆喝:“君子兰可是个宝,现在买幼苗便宜,等长大了,能卖出大价钱呢!千万别错过这赚钱的好机会!”

他们说得天花乱坠,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

冬日里,农村人闲来无事,加之附近便是林区,许多昔日林场工人对种植花草颇有心得,此刻皆围拢观看,却对君子兰能否赚钱心存疑虑。

贾梦兮好奇地扯了扯贾禛的衣角,问道:“老爸,君子兰真的那么值钱吗?”

贾禛耐心地解释道:“囡囡,这些人可能只是为了赚钱才这么说,有时候大家盲目跟风,就会抬高物价,并不一定真的值那么多钱。”

贾梦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尚年幼,尚未识破这世间的种种骗局。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了药材商店。老齐是这家药材商店的掌柜,贾禛每次来五营区,都会前来拜访。

当他们踏入药材商店时,只见唐小燕正在柜台前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株君子兰。

那君子兰叶片厚实,光泽油亮,在药材店的柜台中显得格外突兀。她全神贯注地擦拭着叶片,眼中充斥着对金钱的渴望。

贾禛瞥了唐小燕一眼,心中并无波澜,他对她的印象极差。

唐小燕抬头看见贾禛父女,立刻将视线移回君子兰上,假装未曾看见。

贾禛牵着贾梦兮走进内室寻找老齐,老齐正在整理药材。

见到贾禛,他脸上绽放出笑容:“贾禛啊,今日怎得空闲来此?”

贾禛将贾梦兮拉到身边,笑道:“老齐,我想给那些没上学的孩子买点铅笔和本子,顺便来看看你。我记得前几日来五营,还没这么多卖君子兰的,最近这是怎么了?满大街都是,连山货都不卖了?”

老齐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呢!我看啊,你们这些下岗的林场职工,最近马上能拿到补发工资,这才吸引来这么多卖家。花钱买盆君子兰,总比天天酗酒赌博强吧。”

正当他们交谈之际,突然听到药材商店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只见孙宝庆带着几个手下,站在一个卖君子兰幼苗的小贩面前,尿泡大声呵斥道:“你们这些外地人,在五营区卖东西,交保护费了吗?”

小贩是个矮个子中年男人,看上去老实巴交,他惊恐地看着孙宝庆等人,颤声道:“大哥,我们不知道还要交什么保护费啊,我只是做点小生意,赚点辛苦钱。”

孙宝庆冷笑一声:“不知道?今天我就让你知道知道!在五营做生意就得听我的,不然我可不会让你们好过。”

旁边的小贩们见状,纷纷围拢过来,虽然心中害怕,但也不想就这么被欺负。

其中一个年长的小贩壮着胆子说道:“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都是合法做生意,凭什么要给你们交保护费?”

孙宝庆一听,恼羞成怒,他一把抓起地上的一盆君子兰幼苗,恶狠狠地威胁道:“你们不交也可以,到时候车子被人掀翻,君子兰被冻死,可别怨我。”

唐小燕在商店里听到外面的对话,走过去打开商店门,冷声道:“你们这些人再在药材商店门口摆摊,我就让人把这些君子兰都没收,看你们还怎么贩卖。”

大牙看了看唐小燕,嬉皮笑脸地说:“你们特么没听小燕姐说话,赶紧给我滚蛋。”

小贩们一听这话,连忙推着车子,离开了药材商店前面的街道。

孙宝庆带着手下走进商店,众人顿时感觉暖和了许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