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遗失的宝藏第6部分攻略 > 第五章 古国宝藏之谜(第4页)

第五章 古国宝藏之谜(第4页)

赛西亚战士不但酷爱作战,且真正嗜血成性。杀了第一个敌人后,必定要饮他的血。在一年一度的部族聚会上,每个武士都要有杀人的记录,假如到下次聚会还没有杀过人,对他们来说就是奇耻大辱。在战场上,他们认为要剥下敌人的头皮才可以证明自己勇猛。他们常常把敌人头皮上的肉刮净,把头皮鞣制之后挂在马缰上,当小毛巾使用。马缰上挂的这种“小毛巾”越多,证明此人越勇敢。

赛西亚人经常举行祭祀,祭拜战神。他们在每一百个俘虏中,先挑选一个作为活祭品奉献给神。祭祀举行时,先把这个俘虏杀死,随即割下其右手右臂,把断肢向空中抛去,然后再把其他的活祭品杀死。赛西亚人结盟立约,也要用血,参加盟誓的人先要调制一种血酒,然后拿箭头、标枪或者刀剑蘸在血酒里,最后把血酒饮下。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不仅善于兵韬战略,善于在战场上制定战略战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有着高超的才艺和对黄金的虔诚崇拜。

几百年的统治,使这个民族极为富有。赛西亚人拥有大量的黄金,即使是平民百姓,也处处能展示出精美绝伦、玲珑细微的黄金制品来。据历史学家考证,赛西亚王室更是极为小心地保护神圣的黄金,而且每年还为它举行盛大的祭祀。有人认为,这个民族不仅仅崇拜黄金,而且疯狂地偏爱黄金艺术品。

从赛西亚人王室墓地里发现的大量金器,有马梳、脚蹬、酒杯、剑鞘、头盔和指环等大量极具艺术价值的黄金艺术品,足以说明嗜血成性的赛西亚人制造起黄金制品来,又是多么的细腻、精致、聪慧和极具耐心。

在赛西亚人的日常生活中,黄金占很重要的地位。至于他们黄金的来源,据说出自遥远的极北地方(即现今的西伯利亚),传说那里住着一个独眼民族,叫阿里马斯比亚人,他们从鹰头狮身的守护兽手中把黄金夺过来。

人们发现,赛西亚人把金光闪闪的黄金大都做成黄金板、黄金项链、梳子或者马鞍上的装饰等可以随身携带的物品,这可能只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没有墙也没有门供他们绘画和展示。

有人分析认为,赛西亚民族之所以神秘消失,可能是被另一个比他们更强大、更凶残的游牧民族赶出了草原。至于这个游牧民族是谁,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是公元前350年开始渡过顿河渐向东侵的萨尔马特人,但也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

那么,赛西亚人那些大量的黄金制品哪儿去了呢?

这是一个不仅为考古学家所关心,而且也为众多的探险家、寻宝者和普通人所关心的谜。

有人认为,在被某个更强大的游牧民族击败之后,赛西亚人带着他们无数的黄金制品四散流失,有些逃到色雷斯(即今罗马尼亚),有些留在南俄罗斯,与入侵的外族同化,那些黄金制品也随之散失了。

但另一些学者反对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赛西亚人的最后一个据点是克里米亚半岛,他们曾在那里建立一个繁荣的首都聂阿波里斯。而他们那些珍贵的黄金制品,很可能就埋藏在克里米亚沿海一带不为人知的地方。据说19世纪时,俄国沙皇、土耳其人和英国人都曾试图在克里米亚挖掘这些黄金。但都一无所获。有些寻宝者认为,这笔价值巨大的珍宝现在还悄悄地沉睡在克里米亚的某个地下宫殿里,然而至今没有人找到任何线索。

塞西亚这个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货币、在历史的长河中未曾留下只言片语的民族,留在世间的,只是散见于古希腊典籍中的零散记录和世界上最为精美绝伦的黄金艺术制品。

7.楼兰古国宝藏

楼兰的丝绸碎片

楼兰,位于中国新疆罗布泊附近,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和著名绿洲,佛教文化鼎盛之邦。它是怎样神秘消失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西北,距罗布泊约28千米,其地理坐标是东经89°55′22",北纬40°29′55″古城的四周大多是风蚀的雅丹地貌。遗址在两条古河道的中间,古河道是双向注入罗布泊的河流,古城中问有一条水渠与这两条古河道相连,从西北向东南斜穿古城遗址。

楼兰古城的平面略呈长方形。若以复原的城墙计算,东城墙长约333。5米,南城墙长约329米,西城墙和北城墙均长约327米。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南城墙和北城墙因顺东北风势,故保存较长,而东城墙和西城墙因受东北风的强烈风蚀,保存很差。古城城墙用新土与红柳枝或芦苇间杂建筑,红柳枝层约20厘米~30厘米,粉土层则厚薄不一。

楼兰城内的建筑遗迹,若以斜穿城址的水渠为界,可大致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主要残留四座建筑遗迹:佛塔与三处房址。佛塔采用夯筑方法,呈八角形,用土坯砌筑,塔身内有栣木。比较集中的房址有三处:在佛塔东南约60米的台地上,尚可见有三间房室残迹,地表周围还可见到许多散布的木框构件,以及用红柳枝编织的涂泥的残墙。

城内渠道之西遗迹较密集,在楼兰城中略西南处,建筑遗迹规模最大。这是一座大院落,残存房问六个。在西城墙下,也有一组较大的建筑,是由许多房间组成的一组建筑。在城西侧的北郊和南郊也有大量的建筑遗迹,可见,在楼兰城被废弃之前,城内建筑是非常密集的。

斯坦因在城中发掘的一处范围近100平方米的垃圾堆,埋藏着大量汉文简牍和少量的回鹘文简牍,以及陶、铜、木器、漆器、丝、毛织品等。

从出土的汉文简牍分析,城中西南的大院落为长史衙署遗址,其附近为长史衙署的附属建筑。建筑形式一部分具有内地建筑的特点,一部分则保持了当地的建筑形式。城内渠道之东的一组房屋建筑,规模宏伟,是高级官吏邸宅和客馆。散布在城内的其他建筑,可能是当地土著与汉族的寄居区,而南城似乎为军事驻地。

古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交通的门户,是汉王朝进入西域的桥头堡。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楼兰古城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化。奇怪的是,声名显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以后,却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销声匿迹了。7世纪时,唐玄戕取经归来,看到楼兰国“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其萧条之景,使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慨!1900年3月斯文·赫定律队考察罗布泊,差些全军覆没,因而宣称这里是可怕的“死亡之海”!1980年5月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蒙难失踪,更给这座古城蒙上一层神秘可怖的面纱。近年上海的“独行侠”余纯顺历时8年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倒毙罗布泊荒漠,又给蒌兰古城平添了几分凄凉和悲壮。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楼兰遗址究竟在哪里?楼兰的自然环境究竟有多恶劣?楼兰有些什么文化遗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关注的问题。楼兰也是中外探险爱好者憧憬向往的神秘之地。

神秘的楼兰强烈刺激着国内外游人的探险欲望,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楼兰探险热潮,各国探险队纷至沓来,其中尢娄日本朋友热度最高。1998年春节数十名上海探险者踏着上海独行侠余纯顺的足迹来到楼兰,在东方“庞贝城”渡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新年,个个激动无比。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郭之国”,有人口一万四千余,士兵近三千人,可谓是一个泱泱大国

古楼兰又是古丝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奇怪的是,声名赫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以后,却从4世纪之后,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销声匿迹了。

7世纪时,唐玄奘西游归来,看到楼兰国“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其萧条之景,使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慨!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位于亚洲北部,一向寂寞荒凉、杳无人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不时地闪现出西方冒险家的匆匆身影。这使得这片广袤数万里、一直湮没无闻的区域,一时为世人所瞩目。沉寂在沙海之中千百年前的古代绿洲遗址,逐渐被这些探险者所发现,一队队行色匆匆的驼队,打破了沉寂千年的大漠。1895年~1896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律一支庞大的驼队来罗布泊考察,沿克里雅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入罗布泊不足10公里就遭风沙袭击,百十号人几乎丧失殆尽,仅一人幸免于难。沿途进行了艰苦然而极富收获的地质学、生物学和古代文物遗迹的考察,初步摸清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重要古代遗

址的大致情况。

斯文赫定发现古城后,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大批的考古学家、地理、地质学者接踵而至。他们是:1905年美国的亨廷顿探险队;1906年英国的斯坦因探险队;1908—1909年日本的大谷光瑞超探险队;1910—1911日本的大谷光瑞、枯瑞超第二次探险队。这些探险队在楼兰古城及罗布泊地区发掘出的文物其价值之大震惊世界,其数量之丰富难以数计。除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文物品种极其繁多。

1980年5月,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的蒙难失踪,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更给这座古城蒙上了神秘可怖的面纱。楼兰究竟是怎么消失的?楼兰一直是为中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们憧憬的神秘之地。

8。玛雅人的圣井藏宝

1839年,年轻的美国考古学家约翰·斯蒂芬斯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的热带丛林中长途跋涉考察了十多个月,看到了科潘、提卡尔、基里瓜、帕伦克、乌克斯玛尔等众多的古建筑遗址,他才知道这是一个以前人们完全不了解的、高度发达而又早已消失了的古代文化——玛雅文化。后来他把这一切写在两卷《中美洲恰帕斯及尤卡坦旅行记》之中。约翰·斯蒂芬斯的书出版后,举世震惊。这一重大发现传到欧洲时,令许多正在哥伦比亚一带寻找“黄金国”而晕头转向的探险家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墨西哥。很快,冒险家和考古学家蜂拥而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掘和考察,人们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不仅发现了一百七十多处被废弃的玛雅古代城市遗址,还发现有成千上万的金字塔分别矗立在中美洲的热带森林中,散布在近35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内。根据这些发现,人们才知道,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玛雅人就生活在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南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的广大地域,并创造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文明。

什么是玛雅人的圣井呢?所谓奇琴·伊察在玛雅语里是“水中之口的伊察城”的意思。在距离奇琴·伊察城15千米远的地方,有两个天然泉瀑布,水从40多米深处奔涌而出,形成两眼直径达60米的天然大水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个泉瀑尽管表面上看来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实际上却是完全不同。一个池子水质甘美、一个池子浑浊黝黑。玛雅人用其中的一个水池的水灌溉农田和饮用,而把另一个奉为“圣井”。玛雅人认为,雨神就住在这水池下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