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众人的移动,圆溜溜的影子也跟着移动。
那影子渐渐地拉长,从西边倒向了东边。
阿青妈妈看了眼天色,看向说笑的众人,提高了音量。
“大伙,该去李家帮忙了!”
闻言,大家纷纷站起来,跟在阿青妈妈身后,朝着村头走去。
走了不到千米的路,众人停在一家小洋楼前。
这是村子里唯一的一家小洋楼,外面看着十分的洋气。
小洋楼的门开着,门口挂着两盏红灯笼,不仅如此,门框上还挂着红色的稠幔。
白色的小洋楼,配上红色的大红花和绸幔,白和红的强烈对比,格外显眼。
“李家这小子真是出息了,找了个这么漂亮的媳妇。”
“可不是嘛!我瞧着那媳妇,我都想让我家小子带回家。”
“村里难得有这么高兴的事情,都动起来,大家都帮帮忙,给我们李家小子准备好酒席。”
随着阿青妈妈他们的进入,小洋房外面的空地逐渐热闹起来。
大家说说笑笑的给李家帮忙,有做饭的,有烧水的,有打牌的,也有打扫卫生的。
欢声笑语随处可见,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透过大门看进去,仿佛一副众生幸福图。
……
我站在熟悉又陌生的马路上,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从市区到城镇,一共花了两小时,在从镇里坐车到村里,又花了一个小时。
一共三个小时的时间,坐车坐得我晕头转向。
双脚突然踩在地上,脚踏实地的感觉,非常的好。
我看了眼村口立着的石碑,和记忆中一样,石碑高大,我站在石碑面前,也不过只到石碑的第一个字。
望江村。
听说这个村很久以前是坐落在江边的,但是随着降雨量的减少,江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个名字。
我看着石碑,一时间感慨万千。
当初离开的时候,这石碑高大宏伟,现在回来,才发现原来石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
我越过石碑往里走。
越往前走,环境就越熟悉。
只是环境虽然熟悉,但是眼前的村子,似乎并不像记忆中那样。
在我的记忆中,这个村子总是洋溢着一股幸福的味道。
每天出门,不管是街道上,还是人家家里,都有人在说话,在笑。
虽然每次他经过的时候,那些笑声都会停下来。
经过某个熟悉的人家,我停下来。
这户人家门前竹栅栏围了一圈,爬山虎顺着竹栅栏爬上顶端,将院子围起来。
从我的视角看去,只能看见屋子的顶层。
这个村的建筑主要是以平房为主,大多都是一层楼,很少能看见二层楼。